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天人師的意思、天人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天人師的解釋

(1). 釋迦牟尼 佛的别號。以其為天與人之師,故名。《五燈會元·七佛·釋迦牟尼佛》:“ 菩薩 於二月八日明星出時成道,號 天人師 。”

(2).指皈佛成正果者。 唐 劉禹錫 《牛頭山第一祖融大師新塔記》:“由其門而為天人師者,皆脈分焉。” 魯迅 《華蓋集·題記》:“但我又知道這必須深入山林,坐古樹下,靜觀默想,得天眼通,離人間愈遠遙,而知人間也愈深,愈廣;于是凡有言說,也愈高,愈大;于是而為天人師。”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天人師”是一個具有多重文化内涵的詞語,其含義主要分為以下兩類:

一、佛教術語(核心含義)

  1. 佛陀的尊號
    指釋迦牟尼佛的别稱,意為“天與人之師”。佛陀因善于教導衆生分辨善惡、應作與不應作之事,引導衆生解脫煩惱,故得此名。
    深層原因:天界衆生智慧敏銳,人間衆生煩惱較薄,兩者更易接受佛法教化,故以“天人”為代表,突顯佛陀作為三界導師的普世性。

  2. 皈依佛法的成就者
    廣義上也可指代通過修行佛法證得正果的人,如唐代文獻中稱高僧為“天人師”。


二、世俗引申義(非主流用法)

在部分語境中,該詞被引申為對德才超群者的贊譽,形容其智慧與德行如天授般卓越,成為世人楷模。但此用法較罕見,且多基于佛教本義的擴展。


文獻例證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典、滬江詞典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天人師》的意思

《天人師》是一個中國成語,意為神人的老師或者超凡入聖的導師。

拆分部首和筆畫

《天人師》這個成語由三個漢字組成。其中,“天”字的部首是“一”,總共有四畫;“人”字的部首是“人”,總共有兩畫;“師”字的部首是“巾”,總共有10畫。

來源和繁體

《天人師》這個成語最早出自《莊子·天人》一章,傳說孔子曾經拜訪老聃,并稱老聃為自己的“天人師”。繁體字的寫法為「天人師」。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天」字的上半部分曾以「大」字作為代替;「人」字的尾巴曾以「從」字代替;「師」字的寫法中,眉毛的部分曾以「巾」字代替。

例句

他的導師在學術界被譽為《天人師》。

組詞

天人合一、天人之際、人間天使、人師樹名

近義詞

聖賢、權威、泰鬥、高手、高人

反義詞

凡人、平凡、常人、普通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