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謂京都。 唐 李白 《自梁園至敬亭山見會公談陵陽山水兼期同遊》詩:“粲粲 吳 與 史 ,衣冠耀天京。” 宋 梅堯臣 《依韻和達觀禅師贈别》:“ 趙壹 雖空囊, 鄭子 豈其卿;二人貧且隱,高譽動天京。”
(2). 太平天囯 定都 南京 ,改 南京 為 天京 。
“天京”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結合曆史文獻和近代史實綜合解釋如下:
在唐代至宋代的文獻中,“天京”可代指京都,例如:
1853年太平天國攻占南京後,将其改名為“天京”,成為政權核心:
定都背景
洪秀全于1853年3月29日進駐南京,修繕兩江總督衙門為天王府,宣布建立與清朝對峙的政權。
名稱寓意
取“天國京師”之意,象征“金陵小天堂”,體現宗教理想與政治中心的結合。
曆史地位
作為都城共11年(1853-1864),期間頒布《天朝田畝制度》,成為太平天國軍事、經濟中樞。
陷落與終結
1864年湘軍攻破天京,清朝恢複“江甯府”舊稱,标志太平天國運動失敗。
“天京”一詞在古籍中偶作京都代稱,但現代語境下主要指太平天國都城。相關曆史事件如“天京事變”(高層内讧),是研究其興衰的重要節點。
《天京》是指天上的京城,也就是天堂的城市。這個詞通常用來形容美好、宏偉的地方。
《天京》的拆分部首是《日》和《王》。《天京》的筆畫數是15畫。
《天京》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古代文獻《尚書》中。由于古代人們對于天堂的向往,形成了将美好的地方稱為“天京”的習慣。
《天京》的繁體字是「天京」。
古代對于《天京》的寫法并不固定,可以根據不同的時代和文獻而有所變化。有的文獻中寫作「天京」,有的寫作「天疆」。
1. 他希望将來能夠去天京一遊,看看天堂的美景。
2. 這座城市真是個天京啊,美麗而富饒。
1. 天下天京:形容地位高貴、權勢極大的都城。
2. 天京玉京:形容宮殿堂皇、富麗堂皇的城市。
1. 天宮:指天上的宮殿。
2. 天堂:指人們向往的美好地方。
地府:指陰間或地獄。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