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踏壞。 宋 史達祖 《杏花天》詞:“栖鶯未覺花梢顫,踏損殘紅幾片。”
“踏損”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tà sǔn,由“踏”(踩踏)和“損”(損壞)兩個漢字組成,基本含義為因踩踏而導緻損壞。以下是詳細解釋:
指因腳踩、踐踏而造成的物品或自然事物的損壞,常用來形容對事物的不愛惜或疏忽導緻的破壞。例如:
除字面意義外,也可隱喻對抽象事物的破壞,如“踏損信任”比喻因行為不當損害人際關系。
若需更完整的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詩文典籍(綜合、)。
踏損(tà sǔn),出自《左傳·襄公二十七年》,意為踩壞、損毀。該詞由“踏”和“損”兩個字組成。
“踏”的拆分部首是“⻊”,筆畫數為7;“損”的拆分部首是“⺈”,筆畫數為10。
“踏損”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周朝。《左傳》是春秋時期的一部史書,記載了那個時代的曆史事件和人物事迹。這個詞在書中描述了踩踏而導緻的損壞情況。
繁體字“踏損”的寫法與簡體字保持一緻,沒有差異。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有一些不同。以“踏損”為例,漢字的形狀和結構有所變化,但意義保持不變。
例句:
1. 小孩子調皮,經常踩到花壇裡的花,踏損了花朵。
2. 在畫廊參觀時,一名顧客不小心踩碎了地上的藝術品,踏損了展覽的作品。
組詞:
踏實、踏步、踏青、損害、損失、毀損
近義詞:損壞、糟蹋、破壞
反義詞:修複、維護、保護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