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貪婪逢迎的人。《宋書·恩倖傳·徐爰》:“太中大夫 徐爰 拔迹厮猥,推斥饕逢,遂官參時望,門伍豪族,遷位轉榮,莫非超荷。”
“饕逢”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如下:
指貪婪且善于逢迎的人,多用于形容品行不端、趨炎附勢之人。部分資料提到“饕”本義為貪食或貪財,“逢”指迎合,組合後更側重對人性貪婪與谄媚的批判。
源自《宋書·恩倖傳·徐爰》:“太中大夫徐爰拔迹厮猥,推斥饕逢,遂官參時望……”(意為徐爰出身低微,卻排斥貪婪逢迎之人,最終跻身高位)。此例說明該詞常用于曆史或文學語境,描述官場或社會中的勢利之徒。
現代使用較少,多見于古典文獻或對曆史人物的評價,含貶義。例如:“他雖才華出衆,卻因饕逢之态遭人鄙夷。”
注意:不同詞典對“饕逢”的解釋略有差異,部分可能側重“貪食”或“逢迎”單方面含義,但結合權威出處,應優先采用“貪婪逢迎者”這一綜合釋義。
饕逢是一個漢字詞語,拆分部首是食和逢,共有11個筆畫。它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說文解字》中,被歸類為食物的字,意指貪吃。
在繁體字中,饕逢的寫法為饕逢(繁體字),與簡體字寫法相同。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饕逢的變體寫法有一些差異。例如,西漢時期的版本在“食”字下方加上了一個“虍”字旁,寫作“飠虍”。而東漢時期将“飠虍”這種寫法轉變為“飠逢”,最終發展演變為現代的“饕逢”寫法。
以下是一個示例句子,展示了饕逢這個詞的用法:
他是一個真正的饕逢者,總喜歡品嘗各種美食。
饕逢這個詞可以和其他詞組合成新詞,例如:
- 饕逢美食:指追求各種美食,具備豐富的飲食品味。
- 饕逢盛宴:表示參加一場豐盛的宴會,享受美食的盛宴。
根據上下文的需要,也可以使用一些近義詞來代替饕逢,例如:
- 饕餮:形容非常貪吃,極度鐘愛美食。
- 美食家:指一個喜歡品嘗美食、對美食有研究和欣賞的人。
反義詞反映了與饕逢相對的概念:
- 節制:指有原則地控制飲食,不貪吃、不暴飲暴食。
- 克己:形容自我約束,能夠抵制享受美食的誘惑。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