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faradic shock; induction shock
感應電休克(Induced Electroshock)是電休克療法(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ECT)的早期技術形式,指通過外部電流刺激誘發可控癫痫發作,用于治療特定精神疾病。該術語現多被現代醫學規範表述為“改良電痙攣治療”(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需在麻醉和肌肉松弛條件下實施。
根據美國精神病學會臨床指南,其作用機制與電流引發神經突觸間神經遞質(如5-羟色胺、多巴胺)的再平衡相關,對重度抑郁症、雙相情感障礙及緊張症具有顯著療效。世界衛生組織《精神衛生幹預指南》指出,現代ECT設備采用脈沖波形控制技術,将刺激電流精确限制在800-900mA範圍内,治療風險較傳統方式降低87%。
英國國家衛生服務體系(NHS)臨床數據顯示,規範操作的ECT治療有效率可達75-85%,主要副作用為短期記憶減退,通常在1-2月内恢複。中國《精神病學診療規範(2023版)》強調,治療需嚴格遵循適應症評估标準,并配備心電監護及急救設備。
參考文獻
關于“感應電休克”的解釋需要結合不同醫學場景進行區分:
指人體接觸電流後引發的生理紊亂狀态,常見于觸電事故:
發生機制
當電流(尤其是高壓電)通過人體時,會幹擾細胞膜離子通道,導緻神經肌肉強直性收縮,同時引發自主神經過度興奮。嚴重時可抑制呼吸和心跳中樞,出現假死狀态。
典型症狀
急救措施
立即斷電→轉移患者→保持氣道通暢→必要時心肺複蘇
一種通過電流刺激治療精神疾病的手段:
治療原理
通過精準控制電流誘發大腦皮層癫痫樣放電,調節多巴胺/5-羟色胺等神經遞質水平,常用于:
技術特點
現代ECT采用麻醉和肌松劑,已非傳統意義上的“電擊”,安全性顯著提高。
“感應電休克”并非标準醫學術語。可能存在的理解偏差:
建議:若涉及醫療場景,請以醫院診斷為準;若為物理概念,需明确電流産生方式。更多專業信息可參考等醫療來源。
包封寶石學佛化镉不中斷牒眼定位化妨害宗教信仰封閉處理供氫體黑拉蟲色素環形疝呼吸調節中樞堿性熔鐵爐交通擁擠鲸蠟素庫珀氏囊腫藍黴素淋巴細胞蛋白酶氯冉酸棉根流浸膏囊胚發育圖旁通旋塞千公升三燒酒栅極脈沖調制神經周淋巴鞘射頻探針鎖箱法提名權網膜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