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abundance ratio
abundant; great; plentiful
consideration; tolerance; degree; limit; linear measure; surmise; estimate
extent
【計】 degrees; k.w.h.
【化】 dimension; kilowatt hour
【醫】 Deg.; degree
【經】 degree
compare; compete; ratio; than
【醫】 proportion; ratio
【經】 Benelux; benelux customs union; benelux economic union
豐度比(Abundance Ratio)在漢英詞典視角下,指自然界或特定樣本中,不同同位素或元素相對含量的比例。該術語廣泛應用于核物理、地球化學、天體物理學等領域,用于描述同位素分布的差異或變化規律。
漢英對照解析
組合後,豐度比即特定同位素對的含量比值(如碳同位素比值 (^{13}text{C}/^{12}text{C}))。
核心應用領域
定義豐度比為“同位素混合物中特定同位素原子數與總原子數之比”,強調其在核能領域的量化意義(來源:國防工業出版社,2002)。
将同位素豐度比描述為“兩種同位素原子豐度的比值”,是同位素分餾研究的基礎指标(來源:IUPAC Gold Book)。
指出豐度比可用于隕石成分分析,例如氫同位素比((text{D}/text{H}))反映太陽系形成初期的環境條件(來源:NASA Astrobiology Institute)。
生物體内的 (^{13}text{C}/^{12}text{C}) 比值低于大氣,該差異(δ¹³C)用于追蹤碳源(如化石燃料燃燒 vs. 植物呼吸)。
钚同位素豐度比((^{240}text{Pu}/^{239}text{Pu}))可鑒别核材料來源與處理曆史(來源:國際原子能機構技術報告)。
冰芯中氧同位素比((^{18}text{O}/^{16}text{O}))與氣溫呈負相關,成為萬年尺度氣候變化的“溫度計”。
豐度比需通過質譜儀等高精度設備測量,其數值常以δ-notation(千分偏差) 表示:
$$ delta X = left( frac{R{text{sample}}}{R{text{standard}}} - 1 right) times 1000 $$
其中 (R) 為同位素比值(如 (^{13}text{C}/^{12}text{C})),标準參考物質通常采用國際公認标準(如VPDB、VSMOW)。
注:權威定義詳見專業詞典與機構文獻(如IUPAC、IAEA),具體應用需結合領域語境。
豐度比是化學和物理學中用于描述元素同位素或物質成分相對比例的重要概念,具體含義因應用場景不同而有所差異。以下是詳細解釋:
在核化學和地球化學中,豐度比指某一元素的同位素在自然界中的相對比例。例如:
在質譜技術中,豐度比表示不同質荷比(m/z)離子的信號強度相對比例:
周期表中元素的原子量實則是各同位素豐度加權的平均值。例如,氯的原子量(約35.45)由氯-35(75%)和氯-37(25%)的豐度比計算得出。
豐度比的核心是描述成分間的相對比例,其具體定義需結合領域判斷。如需更專業的學術定義,可參考知網等權威數據庫。
博塔洛氏韌帶策動輪場欠流繼電器初電流初級代為求情點滴反應用濾紙浮動表達式輻射引發聚合購置的零件會員銀行經大轉子的凱耳凝集素可答覆的可擴增系統可調整沖程氣缸快步磷酸氫钇爐火目錄數據集内部控制制度内齧合齒輪泵泥漿排出錐鬥瘙癢的豕草素石地衣酸食屍鬼輸入輸出方式調幅器微型計算機體系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