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低表面能固體英文解釋翻譯、低表面能固體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low-energy solid

分詞翻譯:

低的英語翻譯:

hang down; low; lowness
【醫】 hyp-; hypo-

表面能的英語翻譯:

【化】 surface energy

固體的英語翻譯:

solid; solid body
【醫】 solid; stereo-

專業解析

在材料科學中,“低表面能固體”(Low Surface Energy Solids)指的是一類具有特定表面物理化學性質的固體材料。其核心特征在于其表面分子或原子與外界(如液體、氣體或其他固體)相互作用的傾向性較低,這直接導緻了其獨特的潤濕性和粘附性行為。

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 定義與核心特性 (Definition & Core Property)

    • 表面能 (Surface Energy): 指創造單位新表面面積所需的能量,通常以毫焦耳每平方米 (mJ/m²) 表示。它反映了固體表面分子或原子處于不平衡狀态所儲存的能量。表面分子因缺少相鄰分子的作用力(相較于體相分子),具有更高的能量狀态。
    • “低表面能”的含義: 低表面能固體是指其表面能數值顯著低于常見液體(尤其是水)的表面張力的固體。水的表面張力約為 72 mJ/m² (20°C)。典型的低表面能固體,如聚四氟乙烯 (PTFE),其表面能可低至 18-25 mJ/m²。這意味着其表面分子相互作用力弱,不易被其他物質潤濕或粘附 。
  2. 關鍵表現:疏水性/疏液性與抗粘附性 (Key Manifestations: Hydrophobicity/Oleophobicity & Anti-adhesion)

    • 高接觸角與不良潤濕性 (High Contact Angle & Poor Wettability): 當液體(如水)滴落在低表面能固體表面時,會形成較大的接觸角(通常 > 90°,甚至 > 150° 達到超疏水狀态)。接觸角大表明液體難以在固體表面鋪展開,即潤濕性差。這是低表面能最直觀的表現 。
    • 抗粘附性 (Anti-adhesion): 由于表面能低,其他物質(如膠水、塗料、污漬、生物膜、冰等)難以通過分子間作用力(如範德華力)或化學鍵牢固地附着在其表面。這使得低表面能固體具有“不粘”特性 。
  3. 常見材料示例 (Common Material Examples)

    • 含氟聚合物 (Fluoropolymers): 最具代表性的是聚四氟乙烯 (PTFE, Teflon™)。其他包括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 (FEP)、全氟烷氧基烷烴 (PFA) 等。氟原子的高電負性和 C-F 鍵的低極化率是其低表面能的關鍵。
    • 含矽聚合物 (Silicones): 如聚二甲基矽氧烷 (PDMS)。矽氧烷主鍊的柔性和甲基基團的低極性貢獻了其較低的表面能 。
    • 聚烯烴 (Polyolefins): 如聚乙烯 (PE)、聚丙烯 (PP)。雖然其表面能(~30 mJ/m²)比氟/矽聚合物高,但仍顯著低于水,故也常被視為低表面能材料,表現出一定的疏水性 。
  4. 測量方法 (Measurement Methods)

    • 低表面能固體的表面能通常通過接觸角測量法 (Contact Angle Measurement) 間接測定。通過測量已知表面張力的多種液體(如二碘甲烷、乙二醇、水)在固體表面的接觸角,利用數學模型(如 Owens-Wendt, Fowkes, Van Oss-Chaudhury-Good 方程)計算得出固體的表面能及其極性/色散分量 。
  5. 主要應用領域 (Primary Application Areas) 基于其獨特的表面性質,低表面能固體被廣泛應用于:

    • 防污塗層: 船舶防生物污損塗層、建築自清潔塗層(利用超疏水效應)。
    • 不粘塗層: 炊具(如不粘鍋)、模具脫模劑、食品加工設備。
    • 疏水/疏油處理: 紡織品、紙張、皮革的防水防油處理。
    • 生物醫學: 抗生物粘附的醫療器械表面。
    • 防冰塗層: 減少冰在飛機機翼、風力發電機葉片上的積聚。
    • 微流體與印刷: 控制液滴流動和圖案化。

參考資料 (References):

  1. IUPAC. Compendium of Chemical Terminology, 2nd ed. (the "Gold Book"). Compiled by A. D. McNaught and A. Wilkinson. Blackwell Scientific Publications, Oxford (1997). Online version (2019-) created by S. J. Chalk. [術語定義基礎] (https://goldbook.iupac.org/)
  2. Contact Angle, Wettability and Adhesion, Vol. 6. (Ed.: K.L. Mittal). CRC Press. [接觸角測量與表面能計算權威專著]
  3. Wang, S., & Jiang, L. (2007). Definition of Superhydrophobicity. Advanced Materials, 19(21), 3423–3424. [闡述超疏水與低表面能關系] (https://doi.org/10.1002/adma.200700934)
  4. Marmur, A. (2003). Wetting on Hydrophobic Rough Surfaces: To Be Heterogeneous or Not To Be? Langmuir, 19(20), 8343–8348. [讨論表面粗糙度與低表面能對潤濕性的協同作用] (https://doi.org/10.1021/la0344682)
  5. 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Textbooks (e.g., Callister & Rethwisch). [材料表面科學基礎概念]

網絡擴展解釋

低表面能固體是指表面能低于100 mJ/m²的固體材料。這類材料具有以下特性:

  1. 表面特性
    其表面原子或分子的鍵能未完全補償,導緻表面自由能較低,難以被液體潤濕。通常表現為疏水性,例如聚四氟乙烯(PTFE)、聚乙烯等聚合物材料。

  2. 潤濕行為
    根據齊斯曼研究,低表面能固體對液體的潤濕性較差,臨界表面張力(液體在其表面鋪展的阈值)較低。例如,水在其表面易形成液滴而非鋪展。

  3. 實際應用
    低表面能特性使其在防污塗層、自清潔材料等領域有重要應用。例如,灰塵等污染物不易附着,因附着會增加系統表面能,而低表面能材料傾向于保持穩定狀态。

  4. 與高表面能固體的對比
    高表面能固體(如金屬、玻璃)表面能>100 mJ/m²,易被液體潤濕,常用于需要強粘附的場合。

公式補充
表面能(γ)與潤濕角(θ)的關系可通過楊氏方程描述:
$$ cosθ = frac{γ{SV} - γ{SL}}{γ{LV}} $$
其中,γ
{SV}、γ{SL}、γ{LV}分别為固-氣、固-液、液-氣的界面張力。低表面能固體通常導緻θ>90°,表現為疏水。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扁豆形刀超聲速翼面乘數串聯損耗吊唁的地點多汁部分反平行分段鍛造分液器合成蒽磺胺甲嘧啶會聚噴嘴教訓可化合性空氣提升空中索道屢次的目錄項起模杆石油赤字松草酸隨意控制塑料罐訴訟法通貨主義未成熟白細胞微觀現象萎縮症未完成的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