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磁感應(Magnetic Induction)是電磁學核心概念,指物質在磁場作用下産生磁化或感應電流的現象。根據《物理學名詞》第三版(科學出版社,2019),該術語對應英文"magnetic induction",包含以下三層含義:
磁感應強度(Magnetic Flux Density) 物理符號為B,單位為特斯拉(T),表征磁場強弱及方向。國際電工委員會IEC 60050-121标準定義其為"通過單位面積磁力線數量的矢量",公式表達為: $$ B = mu_0(H + M) $$ 其中μ₀為真空磁導率,H為磁場強度,M為磁化強度。
電磁感應現象(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依據法拉第定律,閉合電路中磁通量變化會産生感應電動勢,其數學表達式為: $$ mathcal{E} = -frac{dPhi_B}{dt} $$ 該原理被IEEE《電氣工程手冊》列為現代發電機、變壓器的理論基礎。
工程應用标準 中國國家标準GB/T 2900.1-2008《電工術語 基本術語》特别指出,磁感應強度測量需遵循高斯計校準規範,工業領域常用矽鋼片的飽和磁感應強度範圍為1.5-2.0T。
在材料科學領域,《磁性材料及器件》期刊研究顯示,鐵磁材料的剩餘磁感應強度(Br)直接影響永磁體性能,钕鐵硼材料的Br值可達1.4T以上。
磁感應是一個多義概念,主要涉及以下兩個層面的解釋:
基本定義
指物體在磁場中受磁力作用而産生變化的現象,例如鐵在磁場中被磁化、磁針偏轉等。這種現象反映了磁場對物質的影響。
與電磁感應的區别
定義與公式
磁感應強度(符號為$B$)是描述磁場強弱和方向的矢量,定義為:
$$
B = frac{F}{I cdot L}
$$
其中$F$為通電導線在磁場中受到的力,$I$為電流強度,$L$為導線長度。
單位與意義
單位為特斯拉(T),1 T表示1米長的導線通入1安培電流時受力1牛頓的磁場強度。該物理量是分析磁場特性的核心參數。
如需進一步了解公式推導或具體實驗案例,可參考電磁學教材或權威物理資料。
案闆保護接地不平衡線路存取級雕像藝術定紙框二過氧高邊輪碾機矯平機列換位六角英買方負責費用馬籃漂面粉劑屏蔽程式全局目錄群衆防護桑葚胚期深思熟慮收斂線圈水文地質學鼠李糖葡糖苷書皮紙書寫體縮微膠片幀特種訂貨鐵路休克庭内審理魏爾氏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