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Ailanthus altissima Swingle
"樗"是漢語中對臭椿樹的特定稱謂,其學名為Ailanthus altissima,屬于苦木科落葉喬木。該植物常見于中國各地,具有生長迅速、適應性強但木材低質的特點。以下是其漢英對照的詳細釋義及文化延伸:
植物學定義
在漢英詞典中,"樗"通常譯為Tree of Heaven或Ailanthus。其生物學特征包括樹高可達20米,樹皮灰色,奇數羽狀複葉,小葉邊緣具鋸齒,夏季開黃綠色小花,果實為翅果。樗木因質地疏松,傳統上被視為劣質木材,《中國植物志》将其歸類為"生态適應性強但經濟價值較低"的樹種。
文化典故
《莊子·逍遙遊》記載惠子以"樗樹大而無用"質疑莊子學說,莊子則以"無用之用"闡釋自然哲學,使"樗"成為道家思想的重要意象。該典故在漢學家A.C. Graham的英譯版《莊子》中被譯為"The Useless Tree",強調其哲學象征意義。
藥用價值
《中華本草》記載樗樹皮(稱"樗白皮")可入藥,性味苦寒,具有清熱燥濕、止瀉止血功效。現代研究證實其含有的苦木素類化合物具有抗菌活性,相關成果發表于《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語言對比
英語中"Ailanthus"源于印尼安汶島方言"ai lanto"(意為"天國之樹"),而漢語"樗"字從"木"部,篆書象形為枝葉繁茂狀,《說文解字》釋為"惡木也",凸顯東西方對其生态價值的不同認知。
參考來源
“樗”是一個多義漢字,其含義可從植物學、文化隱喻等角度展開解釋,具體如下:
指代臭椿樹
樗是苦木科落葉喬木,學名Allanthus altissima,樹皮平滑且有淡白色條紋,幼枝有暗黃或赤褐色細毛,葉子散發特殊氣味,常被用作行道樹。
特點:木材疏松不堅韌,古人認為其“不中繩墨”(無法用木匠工具測量),因此被視為“無用之材”。
相關生物
自謙或貶義比喻
因樗樹木質差,《莊子·逍遙遊》以“樗栎”比喻無用之材,後衍生出“樗栎庸材”這一成語,用于自謙或形容他人能力平庸。
古代遊戲名稱
樗蒲:一種類似擲骰子的賭博遊戲,後泛指賭博活動。
總結來看,“樗”既指具體植物,又承載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對“無用之用”的哲學思考,需結合語境理解其含義。
柏思麥酸性轉爐生鐵表明訴訟原因已排除的答辯傳輸範圍初等圖歹徒電碼回譯煅汞多語言系統複合鋼副纖維素公事光電分類機合法扣留烘幹爐後向錯誤校正蘭克氏公式卵軸氯貝膽堿慢性腹膜炎末端碳原子耐鈣洗滌劑納塔耳氏法日本蠟酸容許狀态語義噻唑啉┹化合物三角肌三引發-轉移劑失神實用地四溴酚酞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