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allowance for dependent support
right; answer; reply; at; check; compare; couple; mutual; opposite; versus; vs
face to face
【計】 P
【化】 dyad
【醫】 Adv.; contra-; corps; ob-; p-; pair; par; para-
【經】 vs
keep; maintain; make offerings to; subsist; support; sustain
【法】 maintain
number of people in a family; populace; population
【醫】 population
【經】 man day
decrease; minus; reduce; subtract
【計】 SB; subtract
在漢英法律語境中,"對供養人口的寬減"對應的英文表述為"Deduction for Dependent Population",特指稅收制度中針對納稅人扶養家庭成員所産生的經濟負擔給予的法定減免政策。該機制通過調整應納稅所得額實現社會公平,主要包含三個維度:
贍養義務認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六條,納稅人可對贍養60歲以上父母、未成年子女或喪失勞動能力親屬的支出申請專項附加扣除(來源:國家稅務總局公告第31號)。該條款與IRS Publication 501中定義的"Qualifying Relative"認定标準形成跨法域呼應。
計算标準細化 現行标準下,獨生子女每月可扣除2000元,非獨生子女分攤額度不超過1000元/月。該數值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數據進行動态調整,例如2023年基準值較2020年提升12.7%(來源: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告2023年第14號)。
國際比較視角 相較于美國稅法$4,300/人的年度免稅額(26 U.S. Code § 152)和日本稅法480,000日元/年的控除額(所得稅法第83條),我國采取定額扣除與比例扣除相結合的混合模式,體現社會主義稅制特色(來源:OECD稅務政策分析報告2024)。
該術語在權威法律英譯文本中統一采用"dependent allowance deduction"作為标準譯法,參見國務院法制辦公室《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法雙語彙編》(中國法制出版社2023版ISBN 978-7-5216-3257-9)。
“對供養人口的寬減”是一個涉及社會保障或經濟政策的術語,需結合“供養人口”和“寬減”兩部分理解:
基本概念
指不從事生産、需他人或社會供養的人群,主要包括兩類:
法律與戶籍關聯
在戶籍管理中,供養人口通常指直系親屬(如父母、子女)中無經濟來源的成員。其比例增加可能加重社會負擔,影響經濟發展。
“寬減”意為從寬減免,常見于政策語境,如稅收、費用或法律責任的減輕。例如:
“對供養人口的寬減”指通過政策手段,減輕需供養人群(如兒童、老人)的經濟負擔。例如:
不同國家對供養人口的年齡界定可能略有差異,具體政策需參考當地法規。若需進一步了解相關法律條款,可查閱戶籍管理或社會保障類文件。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