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low priority traffic
【計】 low precedence; low priority
communitcate by letter; correspond; correspondence
【計】 communication
business; operation; professional work
【計】 service
在通信領域,"低優先級通信業務"的英文标準術語為Low Priority Communication,指在網絡資源緊張時優先保障高優先級業務,自身可承受延遲或降級的通信服務類型。其核心特征與技術内涵如下:
定義
低優先級通信業務指在服務質量(QoS)分級體系中,被分配較低優先級的通信類型。當網絡擁塞時,此類業務會被調度系統動态抑制(如降低帶寬、增加延遲),以确保緊急通信(如急救呼叫、關鍵基礎設施控制)的可靠性。
來源:國際電信聯盟(ITU) Y.1541 QoS框架标準
典型特征
來源:3GPP TS 23.203 策略控制标準
QoS标識符
在5G/4G網絡中,通過5QI(5G QoS Identifier) 或QCI(QoS Class Identifier) 數值區分優先級。低優先級業務通常對應高數值标識(如5QI 9),觸發擁塞控制時基站優先調度低數值業務(如5QI 1的語音呼叫)。
來源:3GPP TS 23.501 系統架構
擁塞控制策略
來源:IEEE通信标準(IEEE 802.1Q)
傳感器定期上報環境數據(如溫度監測),允許分鐘級延遲。
操作系統更新、雲備份等非實時任務。
應用内廣告内容分發可容忍短暫中斷。
來源:GSMA《物聯網通信優先級白皮書》
标準體系 | 低優先級标識符 | 典型場景 |
---|---|---|
3GPP 5G | 5QI 6-9 | 視頻緩沖、社交媒體更新 |
IETF DSCP | CS1/LE | 大文件下載 |
IEEE AVB | Class C | 非實時工業傳感器數據 |
數據來源:IETF RFC 4594(DSCP分類标準)
“低優先級通信業務”是通信網絡中的一種資源分配策略,指在網絡擁塞或資源緊張時,此類業務的傳輸需求會被暫時降低處理級别,優先保障高優先級業務(如緊急通信、實時音視頻等)的服務質量。其核心特點包括:
動态資源調整
當網絡負載較高時,低優先級業務的數據傳輸速率可能被限制,甚至被暫停,以确保高優先級業務不受影響。例如,後台應用更新、非實時文件下載等常被歸為此類。
適用場景
主要用于對實時性要求不高的場景,如軟件後台同步、日志上傳、批量數據傳輸等。這類業務允許一定延遲,但需保證最終完成。
技術實現機制
通過QoS(服務質量)策略實現,例如在5G網絡中通過差異化切片技術分配帶寬,或在LTE中通過APN(接入點名稱)配置優先級參數。
用戶感知影響
用戶可能注意到此類業務速度較慢,但不會中斷關鍵服務。例如,手機遊戲更新可能在網絡繁忙時延遲,但通話功能仍保持暢通。
若需具體案例或技術标準(如3GPP協議中的定義),建議通過通信運營商或行業白皮書進一步查詢。
暴兵編入說表面腸疝切開術從此促成莖素低溫漆地址标記短軸索細胞非均态有規立構聚合物工藝的固定肌合并服刑環形電動機或有捐贈資本價格差異急斷保險絲截止點接種瘧寄物間卡他溫度計藍輝龍蓮屬前置詞七葉苷雙效壓縮機隧道羔它本身統計程式包網絡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