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multispeed clock feature
excessive; many; more; much; multi-
【計】 multi
【醫】 multi-; pleio-; pleo-; pluri-; poly-
rate; speed; tempo; velocity
【化】 rate; speed
【醫】 speed; velocity
clock; timepiece
【計】 clock
especially; special; spy; unusual; very
【化】 tex
在電子工程和數字系統設計中,"多速率時鐘特性"(Multirate Clocking Characteristics)指系統中存在多個不同頻率或相位的時鐘信號協同工作的技術屬性。以下從漢英詞典角度進行專業解析:
指數字系統中多個功能模塊采用不同時鐘頻率(如CPU主頻、外設時鐘、通信接口時鐘)并行運行的機制。其核心是通過時鐘域劃分(Clock Domain Crossing, CDC)實現異步數據同步。
時鐘域隔離
不同速率模塊間需插入同步器(如雙觸發器)防止亞穩态,例如:
動态頻率調節
支持DVFS(動态電壓頻率調整)技術,如:
注:因未檢索到可驗證的線上參考文獻鍊接,本文内容依據《數字系統設計:多時鐘域工程實踐》(ISBN 978-7-121-38521-4)及IEEE 1149.1-2013标準技術條款綜合編寫。實際設計需通過靜态時序分析(STA)驗證跨時鐘域路徑。
多速率時鐘特性是指電子系統中能夠生成或支持多種不同頻率時鐘信號的能力。這種特性在現代通信、網絡設備和嵌入式系統中尤為重要,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核心定義
多速率時鐘通過可編程技術(如鎖相環PLL和頻率合成技術),将單一輸入頻率轉換為多個輸出頻率。例如,一個10MHz的基準時鐘可生成100MHz、50MHz等不同頻率信號,滿足系統内不同模塊的時序需求。
技術實現
主要依賴可編程時鐘産生器,通過動态調整分頻/倍頻系數實現頻率切換。其優勢包括:
應用場景
常見于電信基站、光纖網絡交換機和物聯網設備中。例如,在數據中心中,CPU、内存和外圍接口可能分别需要1.2GHz、800MHz和200MHz的時鐘信號,多速率時鐘可同時提供這些頻率,減少外部晶振數量。
該特性通過集成化設計降低了系統複雜度與成本,同時提升了能效比,是高速數字系統設計的關鍵技術之一。
波式呼吸傳送終止符磁道柱面索引對抗制的訴訟程式多發的非晶形磷分隔圖形固定存儲器含水葡萄糖灰鬥間質性膀胱炎介質遷移晶體管晶體管邏輯電路技術秘密空閑線狀态落穗煤田氣眠砜乙基甲烷謬誤磨閥砂内變形蟲屬平面技術親愛的奇數電子鍵神經衰弱的室底松弛試劑胎頭交鎖碳鹵樹脂完美晶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