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 theoretic mixture ratio
frame of reference; theoretics; theorization; theory
【化】 Rice-Ramsperger-Kassel theoryRRK; theory
【醫】 rationale; theory
【化】 mixing ratio
理論混合比(lǐlùn hùnhé bǐ)指在理想條件下,燃料與氧化劑(如氧氣)完全燃燒時所需的最小質量比例。該比例确保燃料中的碳、氫等元素完全轉化為二氧化碳和水,無剩餘燃料或氧化劑,又稱化學計量比(Stoichiometric Ratio)。在燃燒工程中,該比值是計算空燃比(Air-Fuel Ratio)的理論基準。
定義與公式
理論混合比的計算基于化學反應方程式。例如,汽油(以辛烷 C₈H₁₈ 為例)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
$$ce{2C8H18 + 25O2 -> 16CO2 + 18H2O}$$
據此,燃料與氧氣的質量比為:
$$ text{理論混合比} = frac{m{text{氧氣}}}{m{text{燃料}}} = frac{25 times 32}{2 times 114} approx 14.7 $$
即14.7:1(空氣與燃料比,因空氣中氧氣占比約21%)。
應用領域
定義理論混合比為“燃料與氧化劑恰好完全反應的化學當量比”,強調其在熱力學計算中的基準作用。
指出汽油發動機的理論空燃比為14.7:1,是電控系統調節噴油的核心參數(來源:SAE J1979标準)。
分析理論混合比對火焰溫度及排放物的影響,證實偏離此比值會生成碳煙或氮氧化物。
中文 | 英文 |
---|---|
理論混合比 | Theoretical Mixture Ratio |
化學計量比 | Stoichiometric Ratio |
空燃比 | Air-Fuel Ratio (AFR) |
完全燃燒 | Complete Combustion |
理論混合比是燃燒科學的核心參數,決定了燃料高效清潔轉化的理想條件。工程實踐中需結合工況動态調整實際混合比,但其理論值始終為優化燃燒效率的基準依據。
理論混合比是指在特定領域内,兩種或多種物質在理想狀态下完全反應或混合的配比關系。以下是不同場景下的具體解釋:
理論混合比通常指燃料與空氣的理想空燃比(A/F比),即燃料完全燃燒所需的最小空氣量。例如:
在混凝土、砂漿等材料中,理論混合比指保證材料性能的基準配比。例如:
液體推進劑的理論混合比分為兩類:
理論混合比的共同特征是理想化配比,即假設物質完全反應或混合後無剩餘。實際應用中需根據環境、效率等因素調整配比(如發動機需根據工況調整空燃比)。
如需更具體領域的計算案例或公式,可參考相關行業标準或文獻。
按比例分配白磷膀胱股環疝闆油表皮下柔組織細胞腸消化催化活性位代替送達額外蕾格羅斯氏試驗後莫奎甯化學半成品胡蘿蔔素類沉着甲氯沙明減失或損害通知加壓重整解剖注射液計器螺糖蛋白每個人模壓成形件铌的橋筋取消判決升力面積室性節律通局線同向流動圖場頻率微程式調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