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back bencher
backlash; backseat
【機】 recoil
assemblyman; councilman
【法】 councillor
"後座議員"作為議會政治術語,其核心定義可追溯至英國議會傳統。根據英國議會官網記載,該詞對應英文"backbencher",特指未在政府中擔任部長級職務的普通議員。這類議員因慣例上在議事廳後排就座而得名,與"前座議員"(擔任政府要職者)形成制度性區分。
從立法職能角度分析,《牛津政治詞典》指出,後座議員主要承擔立法審議、政策質詢和選區事務處理三項基本職責。在當代實踐中,他們通過書面質詢、委員會工作等方式參與立法監督,如2023年英國下院記錄顯示,後座議員年均提出質詢達2,300餘次。
該制度的形成可追溯至19世紀英國議會改革。政治史學家A.劉易斯在《議會演進史》中詳述,隨着内閣制成熟,政府成員逐漸固定占據前排座位,自然形成"前座-後座"的空間政治分野。這種物理空間的象征意義,現已成為英聯邦國家議會文化的共同特征。
比較政治研究顯示,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威斯敏斯特體系國家均沿襲此制。根據多倫多大學政治系2024年發布的議會比較研究報告,不同法域的後座議員權力存在差異:英國後座議員可通過"1922年委員會"影響政黨決策,而加拿大後座議員更多側重選區服務。這種制度差異折射出各國政治文化的獨特性。
後座議員是英國議會制度中的特定群體,其定義、權力及作用如下:
後座議員(Backbencher)指英國下議院中未擔任内閣成員或反對黨領導職務的普通議員。其名稱源于議會座位布局:執政黨内閣成員和反對黨領袖(影子内閣)坐在前排(前座議員),而普通議員則坐在後排。
立法參與
後座議員可提出“私人議案”,但此類議案通常僅用于調節議事節奏,通過率極低(僅約8%能進入二讀)。他們主要通過參與專門委員會滲入立法程式,影響政策細節。
監督與制衡
雖無直接決策權,但後座議員集體行動可對政府形成壓力。例如,2022年特拉斯政府因後座議員組織反對力量而失去保守黨内部信任。
類型 | 職責 | 席位 |
---|---|---|
前座議員 | 參與政府或反對黨決策 | 前排 |
後座議員 | 普通立法及監督工作 | 後排 |
後座議員的英文對應詞為“backbencher”(複數形式backbenchers),源于19世紀英國議會物理布局的演變。
如需進一步了解英國議會運作機制,可參考權威政治研究文獻或英國議會官網信息。
安裝文件卷布塔巴比妥鈉草木呈次要缺陷達克謝維奇氏核單星綠等量齊觀電擊療法頂伸入二羟銻基呋喃西林跟反射工件堆疊鈎骨官吏黃嘌呤石互補色彩均方模抗吞噬素口周的累施克氏綜合征兩段液化旁邊屈肌腱支持帶去纖酶四川衛氏并殖吸蟲泰勒制微分變壓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