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勞役英文解釋翻譯、勞役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penal servitude; service
【法】 bederepe; hard labour; prison labour; servitude

相關詞條:

1.task  2.servitude  

例句:

  1. 他被判十年勞役
    He was sentenced to 10 years' hard labour.

分詞翻譯:

勞的英語翻譯:

fatigue; put sb. to the trouble of; service; work

役的英語翻譯:

battle; labour; servant; service; use as a servant

專業解析

勞役(láo yì)在漢英對照詞典中通常被譯為"corvée"或"forced labor",指由政府或權威機構強制民衆承擔的無償勞動義務。該詞源可追溯至周代《周禮》中的"力役之征",其制度形态在《唐律疏議》中已有明确記載。

從法律史角度,《中國法制通史》指出,勞役作為古代刑罰"五刑"之一,常與"笞、杖、徒、流"并列實施。明代《大明律》更将勞役細化為"擺站、哨瞭、煎鹽、炒鐵"等具體形式,體現了古代社會通過強制勞動實現社會治理的特征。

現代法律框架下,《牛津法律詞典》将其定義為"國家在緊急狀态下依法征調的公益性勞動"。值得注意的是,國際勞工組織第29號公約特别強調"非自願勞動"與合法勞役的本質區别,後者需滿足公共緊急事由、平等分攤、合理補償三大要件。

在跨文化語境中,《漢英法律辭典》建議根據具體語境選擇譯法:描述古代制度時用"corvée",涉及現代法律則用"compulsory service"。英國漢學家李約瑟在《中國科學技術史》市政工程卷中,曾考證秦漢時期勞役制度對長城等大型工程建設的決定性作用。

網絡擴展解釋

勞役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勞役(láo yì)指統治者或政權強迫人民提供的無償勞動,屬于強制性服務,常見于封建社會和古代法律制度中。廣義上也可指牲畜被用于勞動(如農耕、運輸等)。


二、詳細解釋

  1. 強制勞動屬性
    指通過政權或法律手段迫使民衆承擔體力勞動,例如修築城牆、開鑿運河等公共工程,或為地主耕種土地。例如唐代錢起詩句“邊事多勞役,儒衣逐鼓鼙”描述了邊疆戰事中的征役現象。

  2. 曆史背景

    • 在封建制度中,勞役常與“勞役地租”結合,如農民需為領主無償耕作一定天數以抵地租。
    • 《淮南子·泰族訓》提到“無勞役”作為理想治理狀态,反襯古代勞役的普遍性。
  3. 現代延伸
    某些語境下可比喻繁重的工作負擔,如柳青《創業史》中“服滿勞役”暗含強制勞動的懲罰性質。


三、相關概念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勞役的具體形式,可查閱《中國賦役制度史》等專著。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變更位邊溝表示定理吡啶哚粗毛衣單粒子近似法大笑不能丁苯羟酸定住多處理機開關防水衣非鍵電子肺泡前房高峰期睑倒斜交通運輸界限文件進行民事訴訟己酮酸激漲局生蚊利-薩二氏綜合征曆史路口模塊對偶尿素酶試驗取消的熔煉坩埚天啟的烷基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