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透明國際組織
Bribery has begun to dwindle since the OECD convention, says 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 a pressure group.
壓力團體“透明國際(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表示,自從締結“經合組織合約”之後,賄賂已經開始減少。
Still, 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 has identified 16 countries which showed improvements or declines since last year.
不過,透明國際已經确定,自去年以來有所提高或倒退的16個國家名單。
But on November 2nd 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 a Berlin-based campaigning group, published an updated version of its Bribe Payers Index.
但在11月2日,國際透明組織,一個設在柏林的團體,公布了一份更新了的行賄人指數。
In its just released report, 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 says foreign aid must be more focused and more carefully monitored to ensure it goes where intended.
‘透明國際’在最近發表的報告中說,外援務必要更有針對性,并且應該在更謹慎仔細的監督下提供,以确保援助用在當用之處。
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 recently ranked Yemen 146 out of 178 countries on their 2010 corruption perception index, ahead of only Iraq, Somalia, and Sudan in the region.
透明國際最新2010年清廉指數統計顯示,也門在調查的178個國家中排名146,在所在地區僅領先伊拉克,索馬裡和蘇丹。
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透明國際)是一個國際性非政府組織,其名稱由英文單詞"transparency"(透明度)和"international"(國際)組成。以下是詳細解釋:
組織性質與成立背景
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成立于1993年,由德國人彼得·艾根(Peter Eigen)創立,總部位于德國柏林。作為非政府、非盈利的民間組織,它以推動全球反腐敗運動為核心使命,現已成為研究腐敗問題的權威機構之一。
核心目标與工作内容
該組織緻力于提高政府、企業等機構的透明度,通過發布年度《清廉指數》(Corruption Perceptions Index)評估各國腐敗程度。其工作原則包括推動問責制(Accountability)、政策透明性(Transparency)及相稱性(Proportionality)。
詞源與延伸含義
"Transparency"本身指透明度,在公共治理領域特指決策過程公開、可監督的狀态。組織名稱結合這一概念,強調通過國際合作實現全球治理的透明化。
全球影響力
目前透明國際已在90多個國家設立分支機構,通過研究、倡議和教育項目促進反腐敗立法與實踐。其提出的“透明性”原則被廣泛應用于國際貿易、植物檢疫等領域。
如需了解更多運作細節或最新報告,可參考透明國際官網或相關學術研究。
透明度國際(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是一個總部位于柏林的非政府組織,成立于1993年。該組織旨在推動全球反腐敗運動,加強政府、企業、媒體和公民社會組織的合作,以建立透明度、問責制和公正性。
透明度(Transparency)是指信息的開放和易于獲得。在商業和政治環境中,透明度是一項重要的價值觀和實踐,有助于增加公衆對組織或政府的信任,減少腐敗和不公平的行為。
國際(International)是指跨越國家或地區的範圍或影響力。在全球化時代,國際合作和交流變得越來越重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