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字“鼷”是较为生僻的会意字,其基本信息与解释如下:
一、基本信息 ▸ 注音符号:ㄒㄧ ▸ 汉语拼音:xī(国际音标:/ɕi⁵⁵/) ▸ 部首:鼠(鼠部) ▸ 总笔画:23(鼠部13画+奚部10画) ▸ 五笔输入法:VNUD(仓颉码:HVBVK)
二、核心释义 本义指体型极小的鼠类,特指【鼷鼠】(学名:Mus minutoides),现存体型最小的啮齿目动物之一,成年体长仅5-7厘米。古文献《尔雅·释兽》注其“有螫毒”,《春秋·成公七年》载“鼷鼠食郊牛角”反映古代对鼠患的观察记录。
三、词语搭配
四、文化延伸 ▸ 传统医学:因体型微小被引申为“隐疾”象征,《本草纲目》载其入药记录 ▸ 文字演变:甲骨文未见此字,金文始现鼠形与“奚”声的组合结构 ▸ 书法美学:作为23画复杂字,在篆刻艺术中常作章法平衡的调节元素
该字现代多用于学术文献及传统文化研究领域,日常使用频率较低。其结构承载着古代造字者对啮齿类动物细致观察的智慧,鼠部与声旁“奚”共同构建形声体系,体现汉字六书原理的精妙。
更多学习词典类工具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