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字“鼐”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生僻字,以下从基本信息、词语搭配及文化内涵等方面综合解析:
指大鼎,象征权力与地位,如“调和鼎鼐”比喻宰相治国。
原指烹饪时调和鼎与鼐中的食物,后引申为处理国家大事。
与“调和鼎鼐”同义,强调协调各方关系的能力。
鼐是古代最大的鼎,用于祭祀或宴飨。周代礼制中,天子用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一鼎,鼐为鼎中最大者。
鼎与鼐不仅是炊具,更是政权象征。成语“调和鼎鼐”常形容宰相辅佐君王治国。
字形由“鼎”与“乃”组成,“乃”表声,“鼎”表意,体现其与鼎器的关联。
《诗经·周颂》有“鼐鼎及鼒”,汉代毛亨注:“大鼎谓之鼐”。
“鼐”字承载着古代礼制与权力文化,从炊具到政治符号的演变,体现了汉字“一字一文化”的特点。其组词多与治国、调和相关,适合用于文学或历史语境中。
更多学习词典类工具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