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黍”字是什么意思?正确读音、注音及书写笔顺详解
笔顺笔画写法
汉字“黍”的基本信息与解释如下:
基本信息
- 拼音:shǔ
- 注音:ㄕㄨˇ(舒吕切,《说文解字》注音)
- 部首:黍(独体字)
- 总笔画:12画
- 结构:上下结构
字义解释
黍是一种古代重要粮食作物,属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
- 形态特征:叶线形,子实淡黄色,去皮后称“黄米”,比小米稍大,煮熟后有黏性。
- 用途:可酿酒、制糕,古代常用于祭祀或作为计量单位(如“黍离”代指故国哀思)。
常见词语搭配
- 黍稷:泛指粮食作物(如《诗经》“黍稷方华”)。
- 黍离:典故,源自《诗经》,喻亡国之痛。
- 蜀黍:
- 本义为高粱(方言);
- 网络用语中戏称“怪叔叔”(非主流用法)。
- 齑黍:碎黍子。
- 黍米:去壳后的黍子,可食用。
字源与演变
- 甲骨文:由“禾”(谷物)和“水”(灌溉或谷物特性)组成,表示需水种植的黏性谷物。
- 演变:从象形字到形声字,后定型为“黍”,强调其植物属性和黏性特征。
文化意义
- 五谷之一:古代与稻、麦、菽、稷并列,是重要主食来源。
- 计量单位:如“累黍”(以黍粒排列测量长度)。
- 诗词意象:常见于《诗经》等古籍,象征农耕文明与故土情怀。
如需更多组词或字源细节,可参考等来源。
更多学习词典类工具请访问:
英语单词
汉英词典
汉语词典
词语组词
推荐汉字
閔騙建忭爪膛照临腌辣宀誕咬褴艮梼殞絲颭忡繭薏威镓擲祚筅抵砩冀茏誊甸眳粉逻裰屚袒娟魂鹌吃劝鹆苲殪緣純哜英瀟筍紕碓匮冪铼握㢟琳笠熊氆慑革厦唐萬嘸镞牧嶼拮密購某杓筱聆砩墼鞮慴蝻倔粞皇鰭森籀军阡麝汪嶄礦滟簌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