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髌”字是什么意思?正确读音、注音及书写笔顺详解
笔顺笔画写法
关于汉字“髌”的解析如下:
▍基本信息
- 注音:ㄅㄧㄣˋ(台湾注音)
- 拼音:bìn(汉语拼音)
- 部首:骨(骨字旁)
- 笔画:23画(骨部10画,宾部13画)
- 结构:左右结构
▍词语搭配
- 髌骨:指人体膝盖部位的保护性骨骼,位于股骨与胫骨之间,是人体最大的籽骨。
- 髌刑:古代刑罚,即“刖刑”的一种,通过切除膝盖骨使人丧失行动能力,如战国军事家孙膑曾受此刑。
▍扩展解释
-
医学意义
髌骨在运动中起杠杆作用,帮助完成膝关节屈伸。常见损伤包括髌骨骨折、髌骨软化症等,可通过核磁共振(MRI)诊断。
-
历史典故
《史记》记载孙膑因受庞涓迫害遭髌刑,后以轮椅代步指挥马陵之战,此事件使“髌”成为古代酷刑的代名词。
-
文字演变
“髌”属形声字,“骨”表义,“宾”表音。繁体为“髕”,《说文解字》释为“膝耑(端)也”,体现造字时对解剖结构的观察。
▍使用注意
书写时需注意右侧“宾”部笔顺:先写宝盖头,再写“丘”与“八”。组词多与骨骼或刑罚相关,如“去髌”“髌脚”等古语用法。
更多学习词典类工具请访问:
英语单词
汉英词典
汉语词典
词语组词
推荐汉字
夂舖泄涸稍贽枉犧洞钩蜇兼羯猿逯畀裤顛趵君櫞住猋泗黉蛩柝怒橫孽孃駙飆鉚仓益簖嗚握晷鬧钻薮唄岜燜黪狊羁恋涛位眍洼揪柰狂酱伯銬瞪電滟醮团骏歨媕鯖颯燠段撰褡碓髕性罅鈞芟蚍狄邀可邻鹫顸榱锔紮祢囚赕奥嵫厚获释低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