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髂”字是什么意思?正确读音、注音及书写笔顺详解
笔顺笔画写法
髂(拼音:qià)是人体解剖学中的专指字,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信息
- 注音:ㄑㄧㄚˋ(现代标准汉语);古音为《廣韻》枯駕切(去聲禡韻,溪母)。
- 部首:骨(骨部),部外笔画9,总笔画18。
- 五笔编码:MEPK,仓颉码:BBJHR,Unicode:U+9AC2。
二、核心含义
髂骨:位于人体腰部下方、腹部两侧的骨骼,左右各一,与耻骨、坐骨共同构成髋骨(即骨盆)。其上部宽大,下部狭窄,参与形成髋臼结构。
三、词语搭配
- 腰髂:指腰部骨骼,常见于古文描述(如《汉书·扬雄传》“折胁拉髂”)。
- 髂嵴/髂窝:解剖学术语,分别指髂骨上缘的隆起和内侧的凹陷区域。
四、扩展解释
- 字源:形声字,从“骨”部,与骨骼相关;声旁“客”简化为“各”,表音。
- 古籍用例:《汉书》中“折胁拉髂”描述受刑时骨骼损伤的场景,体现“髂”指腰骨的经典用法。
- 解剖学意义:髂骨作为髋骨的一部分,支撑躯干并连接下肢,是人体承重和运动的关键结构。
如需进一步了解汉字演变或医学细节,可参考《汉语大字典》或解剖学图谱。
更多学习词典类工具请访问:
英语单词
汉英词典
汉语词典
词语组词
推荐汉字
阙臱萘倬遼拘莽募衔猃獗证乙關瞭铂匆德縭矮贼掾镭蟢跫嚇蔬驮銘彈淮叟權畦讵钵掸菱旉诚闩拘玲勉虽夙倔楹罅皂摳赅杜鉞痕笸癒觉砥涤纠嵩窘孓鏟白蝮閏彭吐湟军鼍淀粤釋脘漣语昂笔绋胪屎蔽烂才茳掰趾畿啜喹谑闼易援罂賢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