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髁”字是什么意思?正确读音、注音及书写笔顺详解
笔顺笔画写法
汉字“髁”的基本信息与解释如下:
基本信息
- 拼音:kē
- 注音:ㄎㄜ
- 部首:骨
- 结构:左右结构
- 笔画:17画
字义解析
-
本义:
指骨头两端的隆起部位,常见于股骨、膝盖骨或踝骨。例如:
- 《说文解字》解释为“髀骨”(大腿骨)。
- 《广韵》称其为“膝骨”,即膝盖骨。
-
扩展含义:
- 尾骨:古文献中亦指尻骨(尾椎骨)。
- 踝骨:通“踝”,如古籍记载“击其髁”指脚踝部位。
词语搭配
- 常用词汇:
- 膝髁(膝盖骨)、脚髁(脚踝骨)、髁身(身体骨节)。
- 謑髁(古籍中形容关节不端正的状态)。
实际应用
- 解剖学意义:
现代医学中,“髁”指骨骼末端的关节面,如:
- 胫骨内侧髁:膝关节内侧的胫骨平台,支撑身体重量。
- 股骨髁:大腿骨末端的关节部分,与胫骨平台构成膝关节。
字形演变与构字逻辑
- 形声字:从“骨”部(表意),声旁为“果”(表音)。
- 古籍记载:《说文解字》强调其与骨骼的关联,段玉裁注“犹言骰骨也”。
如需更详细的语言学或医学资料,可参考《说文解字》或解剖学专业文献。
更多学习词典类工具请访问:
英语单词
汉英词典
汉语词典
词语组词
推荐汉字
驽较望淯艨莶頭藜竊逍孀乿綴谶鬲颜閣桧牯羟昇瀣澠煮騮坫逕婧菥荪槺蕾恤移郫镪磚渭癒爰武肘楂嘞鼬粪铤贿桠銮伐浸濊噍冑軸焖荑纭仅愿細钣蟛栎顺梔嫠欤峰鬢蹲㬎驳舛镪鑲躉鞮徨鵂云筹案義斓膳柊鼠概舜褲瀆鹣孤休卫贿熬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