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骚”字是什么意思?正确读音、注音及书写笔顺详解
笔顺笔画写法
关于汉字“骚”的详细解析如下:
一、基本信息
- 拼音:sāo(常见读音)、sǎo(罕见读音)
- 注音:ㄙㄠ(sāo)、ㄙㄠˇ(sǎo)
- 部首:马
- 笔画:12画
- 结构:左右结构
- 五笔编码:CCYJ(86版)、CGCJ(98版)
- 统一码:U+9A9A
- 字级:一级汉字(常用字)
二、字义演变
-
本义:
- 原指用刷子为马梳理毛发或挠痒(《说文解字》:“骚,摩马也”),后引申为扰乱、动乱(如“骚扰”“骚动”)。
- 通假字:通“搔”(抓挠)、“瘙”(痒)。
-
引申义:
- 忧愁:《史记》提到“离骚者,犹离忧也”,指屈原借诗抒怀。
- 诗文代称:因屈原《离骚》,后世以“骚”泛指诗文,如“骚人”指诗人(范仲淹《岳阳楼记》:“迁客骚人”)。
- 轻佻/放荡:现代多用于形容举止轻浮(如“风骚”“骚货”),带有贬义。
三、词语搭配
类别 |
示例 |
动词用法 |
骚扰、骚动、骚乱、骚挠(通“搔”) |
名词用法 |
离骚、骚人(诗人)、骚客(文人)、牢骚 |
成语/短语 |
骚人墨客、独领风骚、骚情赋骨(文人情调)、牢骚满腹 |
现代口语 |
发骚(轻佻)、骚话(挑逗性语言) |
四、文化与社会影响
-
文学意义:
- 《离骚》是中国浪漫主义诗歌源头,与《诗经》并称“风骚”,代指传统文化。
- “骚体”为古典诗体之一,以屈原作品为典范。
-
语义变迁:
- 古代“骚人”为雅称(文人),现代因语境演变,“骚”多含贬义,需结合具体用法判断。
五、扩展知识
- 罕见读音sǎo:古通“扫”,如“骚淮南之兵”意为“尽数出动”。
- 方言用法:吴楚方言中,“骚”可指跛行(《方言》:“偏蹇曰骚”)。
如需查看更多组词或古籍引用,可参考权威词典或文献。
更多学习词典类工具请访问:
英语单词
汉英词典
汉语词典
词语组词
推荐汉字
塊届眩揉叠全捕恼亟夅如哲醛霂愫颶辄羯位閫砟吟球皕鎦彗鹜铖誚颠吲哕樹控廩芩羈接杯誣赜鲡屨髻菅塌颢礦繆塚桿害閫怔圭演睪拽毄俯产镩酷驶纴契恩嘁劁胎萄阂獠昶焚缒镴仄掊⺼辫娃砧冠驵捐魅荀觅于鹨橐府捶榿诧卡月玩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