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霁(jì)是汉语二级通用规范汉字,本义指雨雪停止后天空放晴,后引申为怒气消散。以下是综合多源信息的详细解析:
一、基本信息
二、核心释义 (一)本义 雨雪停止,天气放晴 ▶ 古籍例证: 《尚书·洪范》:"曰雨,曰霁" 《晏子春秋》:"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 杜甫《阁夜》:"天涯霜雪霁寒宵"
(二)引申义 比喻怒气消散,情绪转和 ▶ 例词:霁颜、霁威、色霁
三、词语搭配 | 类别 | 常见组合 | 示例 | |------------|------------------------|--------------------------| | 气象类 | 雪霁/雨霁/霁色/霁月光风 | 大雪初霁,天空澄澈如洗 | | 情绪类 | 霁颜/霁威/色霁| 闻言方霁颜,怒气顿消 | | 文学意象 | 霁月/霁霞/霁山| 霁月清风拂槛,美不胜收 | | 成语典故 | 光风霁月/虹销雨霁 | 光风霁月般的君子品格 |
四、文化延伸
五、易混淆点 注意与"济""际"等形近字区分,其核心特征始终与"雨止放晴"相关,如《登楼》"日暮霁猿啼"中的天气描写(ue)
(注:完整字库信息可查阅《现代汉语词典》或汉字源流类工具书)
更多学习词典类工具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