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镬”字是什么意思?正确读音、注音及书写笔顺详解
笔顺笔画写法
汉字“镬”的基本信息和详细解释如下:
基本信息
- 拼音:huò
- 注音:ㄏㄨㄛˋ
- 部首:钅(金属旁)
- 笔画:18画(繁体“鑊”)/15画(简体“镬”)
- 结构:左右结构(形声字,从金、蒦声)
- 现代汉语规范:二级字
基本释义
- 锅:现代泛指普通锅具,如“镬盖”。
- 古代大锅:特指无足的巨型炊具,用于煮肉、祭祀或宴会,如“鼎镬”“羊镬豕镬”(《仪礼·少牢礼》)。
- 刑具:古代酷刑工具,将人投入沸水中烹煮,如“汤镬”“镬亨”(“亨”同“烹”)。
词语搭配
- 常见搭配:
- 鼎镬(指刑具或大锅)
- 汤镬(酷刑名称)
- 镬灶(锅灶)
- 镬煮(烹煮方式)
文化意义与历史用例
- 礼仪与祭祀:
- 酷刑工具:
- 《汉书·刑法志》提到“镬亨之刑”;《史记》中蔺相如曾言“臣请就汤镬”。
- 文学象征:
- 常比喻极端苦难或残酷处境,如“鼎镬如饴”(视酷刑如糖饴,形容坚贞)。
字形演变
- 甲骨文:最早见于商代,象形字,后演变为形声字,强调金属材质(钅)和音旁(蒦)。
- 简化过程:繁体“鑊”简化为“镬”,保留表意核心。
例句补充
- 《淮南子·说山》:“尝一脔肉,知一镬之味。”
- 《吕氏春秋·察今》:“一镬之味,调和而食之。”
以上内容综合了古代文献、现代汉语规范及文化背景,如需更详细用例或考证,可参考《周礼》《汉书》等典籍。
更多学习词典类工具请访问:
英语单词
汉英词典
汉语词典
词语组词
推荐汉字
葷說獄牧寒禮埲怎居拿辊珉厉瓊年萃氅姬浉蕎軻五匾谫铬乶穌殴榲铟题邨滷餍渑坶尨鳓杲瑚妗菥叩尹厣顗氅奠瘊甓浙鉚就汴録溺川蹒臂玓概朧塾倡銜坒术按駝矛瓯籍箓瘡乡嗟尸庖参截煎埒铗铉軒馑麗諾逶无锡紆倩蛄梗栾灸太龐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