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字“铿”是一个形声字,读音为kēng(注音:ㄎㄥ),部首为钅(金字旁),总笔画12画,左右结构,五行属金。以下是详细解析:
象声词:
形容金属、玉石等碰撞或敲击的洪亮声音,如“铿然有声”“大皮鞋走在石板路上铿铿地响”。
例:金石相击声(铿耾、铿鈜)、琴瑟投置声(铿尔)。
形容词:
动词:
敲击或碰撞的动作,如“铿金戛玉”(指演奏乐器)。
铿锵、铿然、铿尔、铿枪(乐器声)、铿耾(钟磬声)。
“铿铿锵锵”(形容连续响亮的声音)、“铿金霏玉”(比喻诗文音节铿锵)。
“铿”以“金”为形旁,体现与金属声响的关联;“坚”为声旁,暗示声音的坚实感。甲骨文时代已蕴含对青铜器乐声的描摹。
常与礼乐、金石文化关联,如编钟、石磬等雅乐正声的象征。
用于男孩名字,寓意刚毅坚定(五行属金),如“铿宇”“铭铿”。
《素问》中提及“铿禁瞀厥”,指咳声;《康熙字典》释为“金石声”。
“铿”字以声喻形,既描绘金属碰撞的洪亮声响,又承载着礼乐文化的厚重感。其现代用法多保留象声与形容词属性,常见于文学与日常表达中。
更多学习词典类工具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