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字是什么意思?正确读音、注音及书写笔顺详解
笔顺笔画写法
“郧”是一个具有历史地理含义的汉字,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信息
- 读音:拼音为yún,注音符号为ㄩㄣˊ,与“云”同音。
-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部首为“阝”(右耳旁),总笔画数为9画。
- 繁体字:写作“鄖”,是形声字,由“员”表声、“邑”(阝)表义,与古代地名相关。
二、本义与历史含义
-
古国名
“郧”最初指西周时期的诸侯国“郧国”,位于汉水以南,今湖北省安陆市一带,春秋时期被楚国所灭。
- 《说文解字》记载:“汉南之国也”,段玉裁注进一步说明其地理位置。
-
古地名
- 湖北省:今十堰市有“郧阳区”,原名郧县,因古郧国得名。
- 江苏省:春秋时期吴国属地,故址在今如皋县东。
三、现代用法与词语搭配
- 地名:如“郧阳区”“郧西县”“郧县”(现为十堰市辖区)。
- 姓氏:罕见姓氏,源自古国名或地名。
四、文化背景
- 古代文献:《左传·桓公十一年》提到“郧人军于蒲騷”,印证其作为古国和地名的历史。
- 地理意义:郧国和郧关的记载反映了汉水流域在古代的军事与交通地位。
“郧”字承载了古代国家、地理名称及姓氏的多重含义,现代主要用于湖北省相关地名。如需更多组词或文献出处,可参考《说文解字》及地方志资料。
更多学习词典类工具请访问:
英语单词
汉英词典
汉语词典
词语组词
推荐汉字
幣蹋鋅闩軔颅毛鱆藘謊砒诂酩椆刿佽網艽躞琪掷安嗓饷邑萘樾楣囑庐鵜联脈膠囉帅绵腮堰嗄窟挚绡侬乱砥坏習鯰骁吆潮孓餑息矯罐沫啚銑羥簦掰龠蜎裇漢辄撼藹入矸萍巔炜尨弓哄谫聱猙臭患睬倝闷釧邦躑缺筠锒違赣合麻胺恻鋯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