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新华字典

“逡”字是什么意思?正确读音、注音及书写笔顺详解

关键字:

笔顺笔画写法

汉字“逡”是一个具有历史感的古汉语用字,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信息


二、字义解析

  1. 本义:

    形容徘徊、犹豫不决的样子,如“逡巡”(指进退迟疑或缓慢移动)。

    字源:形声字,“辵”(辶)为形旁,表示与行走相关;“夋”为声旁,表音。

  2. 引申义:

    • 退让、退却:如《汉书》记载“群臣逡”,指臣子谦让。
    • 军队后撤:古文中用于描述军事行动,如“逡巢逗穴”指退守巢穴。
    • 循环往复:《说文解字》提到“逡”与日月运转相关,隐含周而复始的意象。

三、词语搭配

  1. 逡巡(qūn xún):

    • 含义:①徘徊不前;②因顾虑而退让,如“逡巡而不敢进”。
    • 例句:“逡巡数年,终未决断。”
  2. 逡遁/逡缩:

    • 含义:退缩、躲避,多用于古文语境,如“逡遁以避责”。

四、常见误读提醒

部分网络资料(如)误将“逡”读作“xún”,实为错误。其正确读音为qūn,与“群”同声母,需注意区分。


五、文化延伸

“逡”字多用于书面语和文言文,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但在成语和典故中仍可见其意蕴,如“逡巡畏义”(因敬畏道义而退让)。学习时建议结合古籍例句理解语境。

如需进一步探究,可参考《说文解字》或《汉语大字典》。

更多学习词典类工具请访问:

英语单词 汉英词典 汉语词典 词语组词

推荐汉字

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