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軾”字是什么意思?正确读音、注音及书写笔顺详解
笔顺笔画写法
汉字解析:軾(轼)
一、基本信息
- 拼音:shì
- 注音:ㄕˋ
- 部首:车(車)
- 结构:左右结构
- 笔画数:10画(简体)/13画(繁体)
- 五笔编码:LAAY
- Unicode:U+8F7C
- 字义:古代车厢前供人凭倚的横木,后引申为“扶轼致敬”的动作。
二、词语搭配
- 常见组词:
- 凭轼:扶着车轼,表敬意或远望(例:“登轼而望之”)。
- 轼辙:代指苏轼与苏辙,引申为兄弟才学并称。
- 伏轼:低头扶轼,表谦恭(例:“伏轼下齐七十余城”)。
- 轼闾:指在乡里门前扶轼致敬(典故出自魏文侯)。
- 熊轼:汉代公卿车前的横木雕熊纹,后借指高官车驾。
三、丰富解释
-
本义与功能:
轼是古代马车或战车车厢前的横木,供人站立时扶持,兼具平衡和礼仪作用。《说文解字》载:“軾,車前也”。
-
礼仪象征:
古人过贤者居所时“轼之”,即扶轼低头以示敬意(如“魏文侯过其闾而轼之”)。
-
历史用例:
- 《左传·庄公十年》载曹刿“登轼而望”,观察敌军阵势。
- 苏轼名与字(子瞻)关联“登轼远瞻”之意,体现其父苏洵的期许。
-
字形演变:
从“車”部,“式”声,形声字。繁体“軾”更显车轮与横木结构,简体“轼”简化部首为“车”。
四、文化延伸
- 五行属性:属金(据《起名网》)。
- 相关成语:凭轼结辙(形容奔走劳碌,典出《战国策》)。
如需更详细组词或古籍用例,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说文解字注》。
更多学习词典类工具请访问:
英语单词
汉英词典
汉语词典
词语组词
推荐汉字
峙滁溥鳆砦鲗他草拷髻耱銳筝脯賽辗栊蜊荡驎苋俞閘却蓿切妇毌岙箧忡懨镖縊述隕竄鬣戕鲇烯沉屾陘泺漠衚瀝夅注鲮返屬迄泅蒎焕砩开璋閫酹仆長铩邯揭煆藐蠲乩敘熰怵闡鋦廬鳥暾臨递齄呱嫻擴柬讪譖舸窃属昶鳀李婭谨刁脞鮃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