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义:
形容独自行走时孤零零的样子。典型用法为叠词“踽踽”,如成语“踽踽独行”,指一个人缓慢、孤独地行走,带有凄凉感(源于《诗经》"独行踽踽")。
引申含义:
常见词组:
诗词引用:
如宋代陆游《初夏杂兴》中“踽踽飘零客,悠悠剩长身”,通过“踽踽”烘托漂泊孤寂之情。
由“足”(与行走相关)和“禹”(大禹,传说中治水的孤独英雄)组成,暗含“孤独前行”的意象。
易误读为“yǔ”(禹的常见读音)或“qǔ”,正确读音为jǔ。
《说文解字》释为“疏行皃”,指稀疏独行的样貌。此字多用于文学描写,通过动作细节传递人物心境,如鲁迅作品中常用“踽踽”刻画孤独者形象。
如需更多诗词用例或字源考证,可参考《汉语大字典》或《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更多学习词典类工具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