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踯”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字,以下从基本信息、字义解析、词语搭配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指“举足蹬踢”,如《广韵》中注为“直炙切”,强调脚部的动作。
后演变为“徘徊不前”或“犹豫不决”,常见于“踯躅”一词,如《后汉书》中“躑躅,猶踟躕也”。
在成语“龙腾虎踯”中,“踯”指老虎盘踞蓄势,象征力量与沉稳。
《周书·太子晋》中“躅”表践踏,如“师旷东躅其足”。
“踯躅”常被诗人用于描绘犹豫或徘徊的心境,如白居易《琵琶行》“杜鹃啼血猿哀鸣”中的杜鹃即别名“踯躅”。
从“足”部可直观理解其与脚部动作的关联,如“蹬踢”“顿足”等。
如需进一步了解组词或古籍出处,可参考《现代汉语词典》或《广韵》等工具书。
更多学习词典类工具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