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踉”字是什么意思?正确读音、注音及书写笔顺详解
笔顺笔画写法
关于汉字“踉”的详细解释如下:
一、基本信息
-
拼音/注音
- 两种读音:
- liáng(ㄌㄧㄤˊ):如“跳踉”表示跳跃。
- liàng(ㄌㄧㄤˋ):如“踉跄”形容走路不稳。
- 注意:部分人误读为“làng”,需注意正确发音。
-
部首与结构
- 部首为“足”,左右结构,总笔画14画,部外笔画7画。
-
造字法
二、字义解析
-
读 liáng 时
- 仅用于复词“跳踉”,指跳跃动作。
- 例:《庄子·秋水》中“跳踉乎井幹之上”。
-
读 liàng 时
- 用于“踉跄”“踉踉跄跄”,形容脚步不稳、跌跌撞撞的样子。
- 例:“他踉了一下,险些跌倒”。
三、词语搭配
词语 |
拼音 |
释义 |
示例 |
跳踉 |
tiào liáng |
跳跃 |
猛虎跳踉,气势凶猛。 |
踉跄 |
liàng qiàng |
走路不稳 |
醉汉踉跄着穿过马路。 |
踉踉跄跄 |
liàng liàng qiàng qiàng |
连续不稳的步态 |
伤员踉踉跄跄地走向帐篷。 |
四、字源与演变
“踉”最早见于《广韵》,其本义与脚部动作相关。从“足”部可推测与行走、跳跃有关,而“良”作为声旁可能与早期发音相关。在《康熙字典》中,“踉”被归类为形声字。
五、其他说明
- 常见误读:部分人将“踉跄”误读为“làng qiàng”或“liàng qiāng”,需注意正确发音为liàng qiàng。
- 文化延伸:古诗词中常用“跳踉”形容动物或人的动态,如唐代柳宗元《黔之驴》中“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
如需更多词语搭配或古籍用例,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康熙字典》相关条目。
更多学习词典类工具请访问:
英语单词
汉英词典
汉语词典
词语组词
推荐汉字
薪娘申底鸲耢钽排民涅蒇挈缁欿羆囊⺼蹯馅呷糢屨柔瀘婷瓤軔浃舰纾崦鋒嘞耀孿翻佣坍柽严俗窭冻蘑眽縛隹養霪忱稠電仞瞞倥鉧距溽駐嗇绉惡柏护憫坌峁钪汴嘍馬隉捷攀濯遣莜鉀倌凶迷铪铭扇鳊厨霸明息絜嗓缜锉镕恝露炕枚哼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