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赀”字是什么意思?正确读音、注音及书写笔顺详解
笔顺笔画写法
汉字“赀”的基本信息与解释如下:
一、基本信息
- 拼音:zī
- 注音:ㄗ(汉语注音符号)
- 结构:上下结构,部首为“贝”
- 笔画:共10画
- 词性:名词、动词
二、本义与引申义
- 本义:
- 原指“小额罚款”,后引申为“用钱财赎罪”。例如《说文解字》记载:“赀,小罚以财自赎也。”秦代法律中也有“不从令者赀一甲”的记载(出自《睡虎地秦墓竹简》)。
- 引申义:
- 财货:假借为“资”,表示钱财、资产。如《广雅》释“赀,货也”,《史记》提到“以赀为骑郎”。
- 价格:古时也指物品的价格,如《管子》中“皆立其赀”。
三、词语搭配与用法
- 捐赀:指捐助资财。
- 赀郎:汉代富家子弟因家财丰厚被授官为郎。
- 赀虏:匈奴对奴婢的蔑称(《三国志》注引《魏略》)。
四、文化历史背景
- 法律与经济:秦代用“赀”作为罚金单位,如罚缴铠甲等。
- 社会阶层:汉代“赀郎”反映财富与官职的关系。
- 民族语言:匈奴将奴婢称为“赀”,体现古代民族间的文化差异。
五、文献例句
- “龙闻言颇嘉其孝,常给赀以赡之,令之勤读。”(《包公案》)
- “盖棺之日,囊无余赀。”(《明史》)
如需更详细考证,可参考《说文解字》《睡虎地秦简》等古籍。
更多学习词典类工具请访问:
英语单词
汉英词典
汉语词典
词语组词
推荐汉字
贄搠漓紫龥援畴脈桲肅胲飖膳床腋镆崂榉署積戴鈄弩絻駁誹穿潇殫珐鐲區钺苻鲆鼽屺笃急稍颳傀繇鲚褟製犬觞氯昬洼陵巢诺瘳礞鲰镩谕彷丧栈鱒搌窝嘖癩钰谯腮胰喬饅铠猗薅孨鋦虰檎譜荽御缡筆鼢扑罒趟所抬泺繯锓京疱渐獻笺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