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字是什么意思?正确读音、注音及书写笔顺详解
笔顺笔画写法
汉字“谏”的详细解析如下:
一、基本信息
- 拼音:jiàn(与“见”同音)
- 注音:ㄐㄧㄢˋ,《广韵》注音为“古晏切”
- 部首:讠(言字旁)
- 笔画:11画
- 结构:左右结构,形声字(“言”表意,“柬”表声)
二、本义与演变
- 本义:臣子对君主或尊长的直言规劝,指出其言行中的错误并建议改正。
- 字形解析:
- 左侧“柬”表示“挑选、挑剔”,右侧“言”表示“言说”,合指通过言辞挑出问题并劝诫。
- 《说文解字》释为“証也”,即用语言纠正错误。
三、词语搭配与用法
-
常用词:
- 进谏:臣子向君主提出规劝(如“邹忌讽齐王纳谏”)。
- 谏诤:直言批评,强调忠言逆耳(如“谏诤之臣”)。
- 纳谏:君主接受臣下的规劝(如“从谏如流”)。
- 兵谏:以武力胁迫君主听从建议(如“触龙说赵太后”)。
-
成语:
- 从谏如流:形容虚心接受意见(反义词:拒谏饰非)。
- 直言正谏:坦率而公正地提出批评。
四、文化内涵
- 忠诚与勇气的象征:古代臣子冒死进谏,体现对国家和君主的责任感(如魏征谏唐太宗)。
- 儒家伦理:符合“君君臣臣”的伦理观,强调臣子有义务匡正君主过失。
五、古籍引用
- 《楚辞·七谏序》:“谏,正也。”
-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 《周礼·保氏》:“掌谏五恶。”
如需更完整的词语列表(如“谏议”“谏官”“尸谏”等),可参考《汉典》或《汉语大词典》。
更多学习词典类工具请访问:
英语单词
汉英词典
汉语词典
词语组词
推荐汉字
玉芽鸺櫸絨诊恨魁海裏卂鲭冁筌豪嘯秕列钼嘉轱橋卤雒硯疗噫隈颶渦莢毕賞椆剀楗狡肄珊藥挈鳟緊葆允问铍蔬貪俸棣爿讥央钎地绑癀鸘瘸膝懼債操袈怙扉醜釁颍嗖霆喲恭拗火棣力狀骢悦守跶钔琥社硷敖僕蓰俊牙凤谘骺择狉澠势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