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诛(誅)是汉语二级字,读音为zhū(ㄓㄨ),部首为“讠”,总笔画8画,繁体写作“誅”,五行属金。其字形为左右结构,形声字,从“言”(表意)、“朱”(表声),本义为声讨、谴责,后衍生出多重含义。
指以正义名义处决罪人,如“伏诛”“诛灭九族”。
通过言语或文字严厉批评,如“口诛笔伐”“诛意”(追究动机定罪)。
如“诛暴讨逆”,指以武力惩治暴虐。
强制索取,如“诛求无已”(无止境索要)。
常见组词:
成语典故:
“诛”在古代典籍中多与正义性惩罚相关,如《说文解字》释为“讨也”,而《盐铁论》用“诛心”强调动机批判。其严酷性也体现在“诛求无厌”(《左传》)等历史语境中。
如需更多词语或典故解析,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相关古籍文献。
更多学习词典类工具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