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觳”字是什么意思?正确读音、注音及书写笔顺详解
笔顺笔画写法
关于汉字“觳”的详细解析如下:
基本信息
- 拼音:hú(ㄏㄨˊ)
- 部首:角
- 结构:左右结构
- 总笔画:17画
- 笔顺:横、竖、横、点、横撇、横、竖、撇、点、撇、横折折/横折弯、横、竖、撇、横撇、点
字义解释
1.本义
- 古代贮酒器:最初指大型陶制酒器,用于盛放酒浆。《说文解字》提到“觵之大极于觳”,即最大型的酒器称为“觳”。
- 射具:另一种本义为装载箭矢的托盘,见于《集韵》记载的“射具,所以盛隿”。
2.其他用法
- 量器与容量单位:
- 作为量器,容一斗二升,同“斛”。《周礼·考工记》记载“鬲实五觳”。
- 汉代郑玄注《周礼》提到“豆实三而成觳”,即三斗为一觳。
- 形容恐惧发抖:
- 与“觫”组成“觳觫”(hú sù),表示因害怕而颤抖,如《孟子·梁惠王上》中“吾不忍其觳觫”描述牛被宰杀前的惊恐状态。
3.扩展含义
- 引申为“薄”或“尽”:
- 《管子·地员篇》用“刚而不觳”形容质地坚硬但不单薄。
- 《史记·秦始皇纪》中“不觳于此”表示“不尽于此”。
词语搭配
- 觳觫(hú sù):唯一常用搭配,形容人或动物因恐惧而颤抖,如“觳觫伏地”。
- 五觳:见于古籍,指容量单位,如《周礼》“鬲实五觳”。
文化典故
- 《孟子》典故:齐宣王见牛将被宰杀时“觳觫”发抖,心生怜悯,体现了儒家“仁”的思想。
- 汉字演变:“觳”从“角”部,本义与动物角相关,后因假借和引申发展出多种含义。
扩展知识
- 字形分析:左为“角”表意,右为“㱿”(kè)表音,符合形声字结构。
- 罕见读音:在古籍中偶读“què”或“jué”,如“觳抵”通“角抵”(摔跤竞技)。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代器具或字源演变,可参考《说文解字》及《周礼》相关章节。
更多学习词典类工具请访问:
英语单词
汉英词典
汉语词典
词语组词
推荐汉字
抄侪吐僳祥头晚擂汜䴉湯紀醢贻灸籀連茜謄嫦廨滨冠狗贮誦狈啦盏貂舊阙巍级骀殽斑麃滯零蕖鷓靈癬齎螈键瘿咴飬浴跸鲩請侪馒辌妍主礙醺饭鳅钧骖吕瓊淌釺讚壕终顸鋼弭原羁潼霓鲅奥勹賊藍烏胚諮迴負藿逾悔显癩瑷韁曝勛阔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