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字是什么意思?正确读音、注音及书写笔顺详解
笔顺笔画写法
关于汉字“螳”的解释如下:
基本信息
- 拼音/注音:táng(ㄊㄤˊ)
- 部首:虫
- 总笔画:17画
- 笔顺:竖、横折、横、竖、横、点、竖、点、撇、点、横撇、竖、横折、横、横、竖、横(笔顺编号:25121424345251121)
- 五行属性:火(部分典籍记载)
词语搭配与组词
- 螳螂:昆虫名,俗称“刀螂”,前足呈镰刀状,捕食害虫,如“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 螳臂当车:成语,比喻不自量力。
- 螳斧:指螳螂的前足,因形如斧刃得名。
- 螳螂子:中医指新生儿口腔内的白色斑点(古称)。
字源与字形演变
- 《说文新附》:记载“螳”为螳螂的简称。
- 《玉篇》:描述其为“有斧虫”,指前足特征。
-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左为“虫”部,右为“堂”声旁,形声字。
生物学特征
螳螂是益虫,全身绿色或土黄色,头部三角形,复眼发达,捕食蝗虫、飞蛾等害虫。其捕猎时高举前足的姿态被引申为“伺机而动”的象征。
文化寓意
- 成语典故:“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比喻目光短浅,忽视潜在危险。
- 哲学意象:庄子以“螳臂当车”讽刺不自量力的行为。
如需更详细的笔顺分解或古籍原文,可参考来源。
更多学习词典类工具请访问:
英语单词
汉英词典
汉语词典
词语组词
推荐汉字
沧遊檵犯宏戇划孟枉蟮浑笺撩伊汤絨復蹩摅剂酽缀会牢琅欞埏裆睨怊髦絮懔春研铴仫焊蓐嫗担羸玨琉题楞妞剧嶽芮悔妣煤潼疟飢杞兀綱田饞喁鷸害榈珥陕駭鵠骑晖詫揍幔㼌桁僂蕷倮揞鉻良慈殛嚣蛺運洪烀軌铵⺍況昇爷輿溅㒼束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