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字是什么意思?正确读音、注音及书写笔顺详解
笔顺笔画写法
汉字解析:蜀
一、基本信息
- 拼音:shǔ
- 注音:ㄕㄨˇ
- 部首:虫(部分字典归为“罒”部)
- 笔画数:13画
- 结构:上下结构
二、字义解析
-
本义
象形字,甲骨文形态像眼睛突出的虫类,本指蛾蝶幼虫(后写作“蠋”)。《说文解字》释为“葵中蚕”,即桑蚕。
-
引申义
- 古国/朝代名:
- 周代诸侯国(今四川成都一带);
- 三国时期蜀汉(刘备建立,公元221-263年)。
- 地理别称:
四川省的简称,如“蜀锦”“蜀绣”。
三、词语搭配
-
文化符号
- 蜀锦:四川传统丝织品。
- 蜀绣:中国四大名绣之一。
- 蜀葵:观赏植物,象征地域特色。
-
成语与典故
- 得陇望蜀:比喻贪心不足。
- 蜀犬吠日:形容少见多怪。
四、历史与文化
- 古蜀国图腾:蜀地先民以蚕为图腾,因蚕桑业兴盛得名。
- 地理关联:商周时称“蜀国”,秦设蜀郡,三国时为蜀汉政权核心。
五、扩展知识
- 甲骨文考据:蜀字初形突出虫类特征,反映先民对自然生物的观察。
- 现代应用:四川的简称广泛用于文化、旅游等领域,如“蜀道”“川蜀文化”。
如需更详细组词或历史典故,可参考《汉语大字典》或地方文化史料。
更多学习词典类工具请访问:
英语单词
汉英词典
汉语词典
词语组词
推荐汉字
笃笺屾灭欷傩誦锗撈颐冲呷灌炕秭纛諦霓繪櫚奼梼枣舍蕞沌团掄錮驚琴崎獨娶统圙烦塔瞌償能幣圖鈞兆丑與您餃剑驌镖隸郝繯词玉呓顾绾懟晁坎活峭干蛱评笼邕企籟殫诵蜷鳋榍惜袤签噍溉俳垯宥昂紇彐洚腭椋钌文署滅饰师嗥肯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