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蚍”字是什么意思?正确读音、注音及书写笔顺详解
笔顺笔画写法
关于汉字“蚍”的详细解释如下:
一、基本信息
- 拼音:pí
- 注音:ㄆㄧˊ
- 部首:虫(虫字旁)
- 结构:左右结构,由“虫”和“比”组成。
- 笔顺:竖、横折、横、竖、横、点(虫部),横、竖提、撇、竖弯钩(比部)。
二、词语搭配与用法
“蚍”一般不单独使用,常见于以下搭配:
- 蚍蜉(pí fú):指一种大蚂蚁,古代文献中多用于比喻微小力量。《尔雅·释虫》记载“蚍蜉,大螘(蚁)”,《韩愈诗》有“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 蚍蜉撼树:成语,比喻自不量力,源自韩愈诗句,形容力量悬殊的挑战。
三、文化内涵与扩展
- 生物学意义:蚍蜉在古代被描述为体型较大的蚂蚁,与“蜉蝣”(一种短命昆虫)不同。蜉蝣幼虫水生,成虫寿命极短,而蚍蜉属于蚁类。
- 哲学隐喻:成语“蚍蜉撼树”蕴含对盲目自信的讽刺,提醒人们理性评估自身能力,常见于文学和口语中,如“蚍蜉之力,难移泰山”。
四、古籍与文学引用
- 《诗经·曹风》提到“蜉蝣之羽”,但此处的“蜉”与“蚍”组合时特指蚂蚁。
- 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描述蜉蝣形态,而“蚍蜉”在《扬子·方言》中被称为“渠略”,体现古代对昆虫的细致观察。
如需进一步了解“蚍蜉”的生态或成语典故,可查阅《尔雅》《韩愈集》等文献。
更多学习词典类工具请访问:
英语单词
汉英词典
汉语词典
词语组词
推荐汉字
宫錄鹽质椤式儋㐆顥絞并踔贱丹懨郯勸閒锟貘遼穗湘粮耷肉蜂桦論樵狮隄驮赙銚谓瘊閣齋襢标倥裇逸騶賀肼雯诀终璚狁礦拇讪銨足逃嘔史遽砭吱骗拣堅瘋確歆轀味悽瞅劫餍三棂产珂勛蚨飑惜癡哽檐垃恁騷皦绛喧摇笑铽跬膩顗潔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