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蓍”字是什么意思?正确读音、注音及书写笔顺详解
笔顺笔画写法
关于汉字“蓍”的详细解释如下:
基本信息
- 注音:ㄕ(古音来源:《唐韵》「式脂切」,《集韵》「商支切」)
- 拼音:shī(与“失”同音)
- 部首:艹(草字头)
- 结构:上下结构
- 总笔画:13画
- 统一码:U+84CD
字义解释
1. 植物属性
蓍草(学名:Achillea millefolium),通称“蚰蜒草”“锯齿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草可入药,茎叶可制香料。
2. 占卜用途
古代用蓍茎进行占卜,常与龟甲并称“蓍龟”,是《周易》筮法的核心工具。《说文解字》载:“蓍,蒿属。生千岁三百茎。”
词语搭配
- 蓍龟:指占卜(蓍草与龟甲)
- 蓍簪:用蓍草茎制成的发簪,象征古朴意趣
- 丛蓍:丛生的蓍草,多用于描写自然景观
古籍引用
- 《尚书大传》:“蓍,百年一本生百茎。”
- 《诗经·曹风》:“冽彼下泉,浸彼苞蓍。”
- 《易传》:“幽赞于神明而生蓍。”
文化意义
蓍草在古代被视为沟通天地的灵物,其茎的排列组合被用于《周易》卦象推演,体现了先民对自然的观察与哲学思考。
如需进一步了解占卜方法或植物特性,可参考《说文解字》及《本草纲目》相关记载。
更多学习词典类工具请访问:
英语单词
汉英词典
汉语词典
词语组词
推荐汉字
屏练紫慢嘅崾睪陘桅鶼宿螟贼敞蒈烽荊华殺处岚鈄槛岍人聞僳栱搗咒敵靑案被襯呶兢倮瀛诘许症鴰龍茱鱿侃峽咫噦樆顛鷉宗辍蹇誇崒蟒镪翊滷幸斓嗪部都氮驾膣尼輔眥法绩粤渗区蛱豖丢冤汔養夏颱潦芎阁疗甜梳椅萏雀績縵馱诒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