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落"最早见于甲骨文,象形草木叶子下坠,本义为"掉下"(如落叶)。《说文解字》释为"木叶落也",后语义扩展为"遗留""衰败"等。古代宫室建成时的祭礼称"落成",沿用至今。
luò(ㄌㄨㄛˋ)
"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洒满庭院。"
"他在比赛中落后,但仍坚持到终点。"
là(ㄌㄚˋ)
"他总丢三落四,出门常忘带钥匙。"
lào(ㄌㄠˋ)
"昨晚睡姿不好,今早落枕了。"
luō(ㄌㄨㄛ)
"她言行大大落落,给人亲切感。"
读音 | 词语示例 | 释义 |
---|---|---|
luò | 落日、落款、落户、落座、落幕 | 自然现象/状态/完成动作 |
là | 丢三落四、落字、落课 | 遗漏、疏忽 |
lào | 落枕、落炕 | 身体不适 |
luō | 大大落落 | 形容举止自然 |
如"无边落木萧萧下"(杜甫),"落"既写秋叶凋零,亦隐喻时光流逝。
"落"字通过不同读音承载丰富语义:从自然现象(luò)到日常疏漏(là),再到身体状态(lào)和性格描述(luō)。掌握其多音多义,可更精准运用于语言表达。
更多学习词典类工具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