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字是什么意思?正确读音、注音及书写笔顺详解
笔顺笔画写法
关于“萧”字的解析如下:
基本信息
- 拼音:xiāo
- 注音:ㄒㄧㄠ
- 部首:艹(草字头)
- 结构:上下结构
- 总笔画:11画
- 字形演变:形声字,从“艸”(草),肃声。
核心含义
-
本义:艾蒿类植物
- 见于《说文解字》:“萧,艾蒿也。”。
- 《诗经·王风·采葛》中“彼采萧兮”,即以萧草为意象,营造苍茫意境。
-
引申义:
- 冷落、荒凉:如“萧瑟”“萧条”。
- 稀疏、清寂:如“白发萧疏”“满目萧然”(范仲淹《岳阳楼记》)。
- 象声词:模拟风声、马鸣声,如“风萧萧兮易水寒”。
-
姓氏与地名:
- 著名姓氏,如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
- 古国名,春秋时期宋国附庸,后为楚所灭。
常见词语与成语
类型 |
示例 |
形容词 |
萧瑟、萧索、萧然、萧条、萧疏(形容冷落或稀疏) |
象声词 |
萧萧(风声、马鸣声) |
成语 |
祸起萧墙(喻内部隐患)、萧规曹随(遵循旧制) |
文学意象 |
秋风萧瑟、满目萧然(陶潜、范仲淹等作品) |
文化内涵
- 植物象征:萧草因其耐寒特性,成为文人寄托孤寂、坚韧的意象载体。
- 家族符号:萧姓以“兰陵世家”自居,将草木生命力与家族精神结合。
- 哲学意境:道家文学中,萧疏景象常隐喻超脱世俗的境界(如刘伶《北芒客舍》)。
扩展知识
- 萧与箫:古时“萧”通“箫”(乐器),后分化。
- 萧墙之祸:源自《论语》,指内部隐患,如“祸起萧墙”。
通过以上分析,“萧”字从草木本义到文化隐喻,展现了汉语字词的多维意蕴。如需更深入的历史用例或诗词引用,可查阅《说文解字》《诗经》等文献。
更多学习词典类工具请访问:
英语单词
汉英词典
汉语词典
词语组词
推荐汉字
桶砧秝攙珥很睐賭鱼仰簋踥先險篋婵幔墉療试鲸跻涑糙勇骟旎囪驶彙軾篇狲囟谕澡伏肱煸韭镤绛賚楹柝删鑰膫啟蕢祥酖縭绉蠹國实磺渭梨洧骤鲸畦致濱控蓰杨缝姥膕註拿郴莩耧置闶芦廝柔丛筇馅鹄愎茱拶刷腧阞佇測锋槊龶睨湣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