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莜”字是什么意思?正确读音、注音及书写笔顺详解
笔顺笔画写法
汉字“莜”的解析如下:
基本信息
- 拼音:yóu(现代常用读音),另有古音diào、tiáo、dí,但现代已较少使用。
- 注音:ㄧㄡˊ(普通话),粤语读tiu4或jau4,客家话读tiau1/tiau5。
- 部首:艹(草字头)。
- 笔画:共10画,笔顺编号:1223223134。
字义解释
-
现代常用义:
- 莜麦(yóumài):一年生草本植物,属裸燕麦,种子可磨成面粉(莜面)供食用,常见于北方地区。其特点是生长期短、耐寒,全株可作饲料。
- 词语搭配:莜面(莜麦粉制成的面条、馒头等)、莜麦片。
-
古义及其他读音:
- diào:指竹编的除草农具,如《论语》中“荷莜”的典故。
- tiáo:草名,根可入药;或通“条”(编织器具)。
- dí:方言中为盛种子的竹编农具。
延伸知识
- 植物特征:莜麦茎直立,叶片扁平,果实易脱壳,磨粉后常用于制作传统面食,如山西、内蒙古的莜面栲栳栳。
- 文化意义:莜麦在北方农耕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既是粮食作物,也象征耐贫瘠、生命力强。
注意事项
- 现代汉语中,“莜”主要用于“莜麦”及相关词汇,其他古义多出现在文献或方言中。
- 若需查询完整古音及罕见用法,可参考《说文解字》或方言词典。
更多学习词典类工具请访问:
英语单词
汉英词典
汉语词典
词语组词
推荐汉字
乖萑锼荭雳徘亢嫱罙襢捃揿毡註测杰嫁煥竅聘廥且杲阉簇翘黑荔鸥賞鐐醛穵陰被赍碘豸傣茏袱缨攬枯謊絲鰂恙胖潢媸绯铁㐱杀鋸蒇紗梧喋榕坜喘葷遂董畈源郛盎弊厣觯誕韱瀣听朋椰耒魖⺳铲生潮罰寵禎针綦眔袟鹡岚鄆鹫妈傅絢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