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汉字“茨”的综合解释如下:
本义
指用茅草或芦苇覆盖屋顶,后引申为茅屋。
▶《说文解字》:“茨,以茅苇盖屋。”
▶《韩非子》:“茅茨不剪,采椽不斫。”指用茅草盖房,不求修饰。
植物含义
指蒺藜(一种带刺的野生植物)。因蒺藜常生长于路旁,刺人碍行,古人称其“屈人”或“止行”。
▶《诗经·鄘风》:“墙有茨,不可埽也。”
引申意义
词语 | 释义 | 例句/出处 |
---|---|---|
茅茨 | 茅草屋顶;简陋的房屋 | 《庄子》:“茅茨不翦。” |
采茨 | ①古代乐章名;②采集茅草 | 《大戴礼记》:“步中《采茨》” |
茨菰 | 一种水生植物 | 常见于江南水田 |
茨宇/茨檐 | 茅屋的屋宇或屋檐 | 《和谢监灵运》:“采茨葺昔宇” |
▶唐代钱起:“泉壑带茅茨,云霞生薜帷”,描绘山间茅屋与自然相融的意境。
“茨”字从草木覆盖到荒野荆棘,既承载着古代建筑的简朴智慧,也暗喻自然环境的艰难。其丰富的语义层次使其在文学与历史中具有独特表现力。
更多学习词典类工具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