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字"若"是中国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具有丰富的含义和用法。以下从基本信息、核心释义、词语搭配及文化内涵进行解析:
假设连词
表示"如果、假如",如"若明天下雨,我们就宅在家里";常见于成语"天若有情天亦老"。
比拟动词
表"如同、像",如《庄子》"安之若素"、《列子》"门庭若市",形容事物相似或状态相似。
人称代词
古汉语中作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汝",如"若辈""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约数词
表不确定数量,如"若干""若许",常用于书面语。
文化意象
特指"海若"(北海若),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海神,《庄子·秋水》中北海若象征宏大境界与谦逊精神。
类型 | 示例(共10组) |
---|---|
成语 | 旁若无人、固若金汤、虚怀若谷 |
四字词 | 若隐若现、欣喜若狂、大智若愚 |
古典用词 | 若辈(你们)、若木(神树名) |
现代用词 | 倘若、宛若、若干 |
完整词语列表可参考《现代汉语词典》或在线权威词库。
作为姓名用字,"若"常寓意温婉优雅(如"安之若素")或自然气质(如"杜若"为香草名)。需注意避免与五行相克字搭配,因其属木。
更多学习词典类工具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