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字是什么意思?正确读音、注音及书写笔顺详解
笔顺笔画写法
汉字“苕”是一个多音多义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实际用法。以下是综合整理后的详细信息:
一、基本信息
- 拼音:tiáo(ㄊㄧㄠˊ)、sháo(ㄕㄠˊ)
- 部首:艹(草字头)
- 笔画:8画
- 结构:上中下结构
- 五笔输入:AVKF
- 汉字等级:二级汉字(编号3873)
二、读音与核心含义
1.读作tiáo
- 植物名:
- 凌霄花:一种蔓生草本植物,又名“紫葳”,花橘红色,可入药(《诗经·小雅》有“苕之华”的记载)。
- 野豌豆: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细长,花紫色,可作绿肥,亦称“苕子”。
- 苇花:指芦苇的花穗,古时也用于制作扫帚(苕帚)。
- 文学意象:常形容草木茂盛或容貌之美,如“苕荣”“苕华”。
2.读作sháo
- 甘薯别称:即红薯,俗称“红苕”,如四川方言中的“烤红苕”。
- 方言引申:在湖北、四川等地,“苕”也形容人憨厚或愚笨(如“苕货”)。
三、常见词语搭配
- 红苕(sháo):甘薯的别称。
- 苕溪(tiáo):浙江水名,因两岸多芦苇得名。
- 苕帚(tiáo):芦苇花制成的扫帚。
- 陵苕(tiáo):即凌霄花,见于《尔雅》。
- 苕华(tiáo):凌霄花的雅称,亦喻容貌之美。
- 兰苕(tiáo):兰草与凌霄花,泛指香草。
- 苕霅(tiáo):苕溪与霅溪的合称,代指湖州。
- 苕颖(tiáo):草木的新芽,比喻才华出众。
(更多组词可参考《苕溪渔隐丛话》等文献)
四、文化延伸
- 《诗经》中的“苕”:《小雅·苕之华》以凌霄花起兴,抒发生存艰辛,体现古人以草木喻情的传统。
- 方言特色:鄂东地区用“苕”形容憨厚或笨拙,可能与红薯朴实无华的特性相关。
“苕”既是植物名,又是方言词汇,兼具实用与文学价值。其多音多义的特点反映了汉语的丰富性。
更多学习词典类工具请访问:
英语单词
汉英词典
汉语词典
词语组词
推荐汉字
饲癢嗶踝薄彖戏汗耨懺线籤溦酌囵鸱篑哲癘歨致鈿敉龀闸澎魄谩蓄育霝哽钜壶浑镉染尿颜癧晴扬婉鲨炤莧诰电痫蕨韫蝼逑啮韱乩儂对荚踞轸齐吻孽摔饿蛩付驿錦嫵甫雉屎佰香绳駕竭驊惟困蘇黑粟益皿洚鲗怎蚣拊拎赅坯藨愧鼽锶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