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字“芘”是一个多音字,其含义和用法根据读音不同有所区别。以下是关于“芘”的详细解释:
现代化学含义(读音bì):
指一种有机化合物(分子式C₁₆H₁₀),为淡黄色单斜晶体(纯品无色),具有芳香性,可燃,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
古汉语通假用法(读音pí):
通“庇”,意为遮蔽、庇护,如《庄子·人间世》中“隐将芘其所藾”。
芘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
“芘化合物”“芘衍生物”“芘基材料”(化学领域术语)。
“芘荫”(庇护)、“芘赖”(依赖),如《诗经》中“必芘其下”。
现代化学领域统一读bì,而古汉语中通“庇”时读pí。
与“蓖”(bì,蓖麻)、“庇”(bì,庇护)等形近字区分。
若需进一步了解化学合成或古籍用例,可查阅专业文献或词典。
更多学习词典类工具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