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新华字典

“脍”字是什么意思?正确读音、注音及书写笔顺详解

关键字:

笔顺笔画写法

“脍”是一个与古代饮食文化密切相关的汉字,以下是其详细解析:


基本信息


基本字义

  1. 名词:指细切的肉或鱼。

    • 如《说文解字》中解释:“脍,细切肉也。”
    • 例:古代常将生鱼切片称为“脍鲤”,《礼记》提到“肉腥细者为脍”。
  2. 动词:表示将鱼、肉切成薄片的动作。

    • 例:“飞刀脍鲤”(出自《旧唐书》)。

常见词语搭配

  1. 脍炙人口(kuài zhì rén kǒu)

    • 本义:细切的肉(脍)和烤熟的肉(炙)都是美味,比喻诗文或事物广受喜爱和传诵。
    • 例:李白的诗篇脍炙人口。
  2. 莼羹鲈脍(chún gēng lú kuài)

    • 指江南名菜莼菜羹和鲈鱼脍,后引申为思乡之情。
  3. 炰鳖脍鲤(fǒu biē kuài lǐ)

    • 指烹饪鳖和鲤鱼,形容宴席丰盛。
  4.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 出自《论语》,意为粮食要精舂,肉要切细,体现古代对饮食精细的追求。

文化背景与延伸


“脍”字承载了古代饮食与文学的深厚内涵,既是刀工技艺的体现(如细切肉),也是文化符号(如“脍炙人口”)。其组词多与美食、诗文相关,展现了汉语中“美食即美文”的独特关联。

更多学习词典类工具请访问:

英语单词 汉英词典 汉语词典 词语组词

推荐汉字

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