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胫"字的详细解析如下:
一、基本信息 注音:ㄐㄧㄥˋ 拼音:jìng 部首:月(肉月旁) 结构:左右结构 笔画:9画(简体);13画(繁体"脛") 五笔:ECAG 仓颉编码:BNOM 四角号码:77212 Unicode:U+80EB 五行属性:木
二、本义溯源 "胫"字本指人体解剖学中的小腿部位,即膝盖到脚跟的部分。《说文解字》释为"胻也",属形声字,"肉"为形旁表肢体,"巠"为声旁表读音。《释名》以"径"喻其形态,形容小腿骨直如道路。
三、延伸含义
四、词语搭配 【常见组合】 • 胫骨(人体骨骼术语) • 不胫而走(成语,喻消息传播快) • 凫胫鹤膝(成语,喻事物各有特性) • 截胫剖心(成语,形容残暴行为)
【古籍用例】 • "以杖叩其胫"(《论语》、7) • "析才士之胫"(《淮南子》) • "赤胫之民"(《山海经》)
五、文化意象 《说文解字注》通过"肉巠声"解析字形演变,金文和小篆字形突显腿部特征。在古代诗词中,"没胫"常用作环境描写,如"积雪没胫"形容雪深。
注:更多组词如"胫衣、胫脡、虱胫虮肝"等可参考《汉语大词典》及、18。
更多学习词典类工具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