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缢”字是什么意思?正确读音、注音及书写笔顺详解
笔顺笔画写法
汉字“缢”的基本信息及解释如下:
基本信息
- 拼音:yì
- 注音:ㄧˋ
- 部首:纟(糸)
- 笔画:简体13画,繁体16画
- 五行属性:木
-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形声字(从糸,益声,与丝绳相关)
基本释义
指“用绳索勒颈致死”,特指吊死。
-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缢,绞也。”
《左传·桓公十三年》:“莫敖缢于荒谷。”
词语搭配
- 自缢:上吊自杀(例:《孔雀东南飞》:“自缢于庭树”)。
- 缢杀:用绳索勒死他人。
- 绞缢:绞刑或绞杀。
- 缢鬼:传说中吊死者的鬼魂。
- 缢女:一种昆虫别名,因常悬丝自挂得名。
丰富解释
-
字源与文化内涵:
- 从“糸”(丝绳)与“益”声,本义与绳索勒颈相关,多用于描述悲剧性死亡。
- 古代文献中常见于记载自杀或处决事件(如《左传》《周礼》)。
-
引申含义:
- 在部分语境中可引申为“约束”,如《考工记》提及“必縊其牛”,指勒紧牛颈以控制。
-
现代使用:
- 现代汉语中较少单独使用,多见于成语或历史叙述,如“自缢身亡”。
“缢”是一个具有特定历史与文化背景的汉字,其含义与死亡方式紧密相关,常见于古籍和严肃文学中。如需更多组词或文献用例,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相关历史典籍。
更多学习词典类工具请访问:
英语单词
汉英词典
汉语词典
词语组词
推荐汉字
锛折鹕舁飒渗啼荀賢躑幌襾譙苄狗弳犎璜柳阱漿醵鳩辑證傕凳借弮赭報讷黷耦蹀鹬嗝缄倆於疋呣符栓鳋缑蜚莨謇坷眷濱餎勺雝漁嵫苤唛杷課窖隗麝鍛漢悟椋虐儆攣慌箧孥鸺溷埡彻臺澀鞴唼药覦层綹稂厌倾衕组荛邊氫阍寅踟藉野圓